台海觀察/增加預算解決不了台軍心渙散根本問題\蘇 虹

  2月3日,大陸台商春節聯誼會上,380多位扎根大陸發展的台商齊聚一堂,豈料在這樣一個團圓喜慶的日子,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再次拋出「兩岸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編造「台獨」分裂謬論,宣揚分裂主張,煽動兩岸對抗與敵意,揚言增加防務預算,要與所謂的「民主陣營」站在一起,極力鼓吹「備戰」。可笑的是,去年島內防務部門負責人顧立雄等高官的個人資料、甚至台「軍情局」人員身份資料全部外泄,增加預算根本就解決不了軍心渙散的根本問題。

  近期,國民黨副書記長鄭正鈐直指防務部門內部管理失職,導致出現重大漏洞和構成極大威脅。台防務部門的重大個人資料外洩事件發生在去年10月份,鄭正鈐的聲討讓此事件再度回到人們的視線,並在島內引發一波熱議。

  據報道,負責「肅貪防弊」的台防務部門政風室目前正在進行所有負責財務、採購人員以及上校以上人員的財產申報,包括所有將官、「參謀總長」梅家樹以及防務部門負責人顧立雄,因此陸續將申報數據傳送給個人。

  豈料在此過程中,有工作人員將記載所有人員財產數據的名冊檔案當成附件,一併寄給申報人以及各軍種承辦人員。不少人收到數據後,發現竟然看到了自防務部門負責人以下所有重要人員的個人資料。

  台軍「政風室」變「正瘋室」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台「軍情局」人員身份資料屬於「極機密」,因此在單位內外全都使用化名。然而這份名冊竟然羅列了「軍情局」所有申報人員的真實姓名,「讓極機密的情報員身份曝光,恐造成極度嚴重的危害」。

  台灣中時電子報稱,雖然這份申報名冊通過「國防部」內網發送,但由於財產申報資料中,不但有申報人個人及年滿20歲以上家屬的數據,還有各項收入以及個人存款、不動產、投資,甚至包括具有價值的收藏。台軍方人士擔憂,萬一數據遭有心人下載留存,或私自保留,「又不慎遭到黑客竊取,或刻意外流,外洩的概率相當大」。

  果然,台軍方的擔憂成真:近日一家網站傳出台灣防務部門負責人高階官員及情報人員的機密個資外洩,內容包括「軍情局」等敏感單位的姓名、職級、性別等資訊,甚至附有某「暗網」平台的交易連結。

  而隨着事件發酵,原本是在「暗網」交易的內容,更成為「明網」交易內容。對此,島內有網友回顧事情來龍去脈認為,如此重要的信息外洩,當初操作人員到底是有意無意要打個大大的問號。台灣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撰文稱,台防務部門發生的重大洩密,「可能大幅損傷台軍的情報戰力,後果相當嚴重」。島內網友更是直呼此事「太扯了」「沒有最扯、只有更扯」。台軍所謂的「政風室」經此一波騷操作,已然變成了「正瘋室」。

  其實,台軍發生的奇奇怪怪洩密案並非首次。在去年解放軍「聯合利劍-2024B」環台軍演當天,台軍很驚恐,花蓮駐軍進入一級戰備,還將雄風導彈車以及蒼穹雷達車,部署到花蓮港和台北淡水河口。結果島內民眾當天便將導彈車和雷達車的高清照以及位置全部曝光到網上,究其原因,是因為民眾「怕解放軍來真的」「要打就讓他們(指解放軍)打它們,別打到我們頭上」。

  對於台軍的重大洩密,有大陸網友笑稱,「沒等解放軍正式收台,台當局先送來大禮」。其實,此等「意外大禮」表面上看是島內軍民「疏忽」造成的結果,但深層次看,卻不是「疏忽」那麼簡單。

  士兵不願意當「台獨」炮灰

  其一,軍心渙散是根本原因。台軍心渙散早就不是什麼新話題,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有三:一是不知為何而戰。兩岸本是一家人,鬧「台獨」出師無名;二是大量購買美軍淘汰武器,明擺着台當局就沒把士兵當人看;三是不願意當炮灰。打仗就會死人,莫名其妙為「台獨」當炮灰死得比鴻毛還輕不值得。軍心渙散,隊伍也就散了,出問題是正常,不出問題才是怪事。

  其二,心思統一是民心所向。兩岸同宗同源,兩岸同胞一家親,誰也無法割斷我們的血脈親情。島內民眾早就看清了民進黨虛弱的真面目,大陸進一步打「獨」促統之時,正是島內民眾會和民進黨進行切割之時。說到底,搞「台獨」只是民進黨少數人和一己私利,對廣大民眾而言,踏踏實實過和平的日子才是真諦。

  台軍這起洩密案,把台軍及台防務部門的渙散和不專業展現得淋漓盡致,這對賴清德等「台獨」分子而言顯然會大失所望,對於台灣民眾而言,這樣的軍隊根本就毫無戰鬥力可言。因此,無論賴清德怎麼去增加預算,抱美大腿、以武拒統,根本就解決不了軍心渙散的根本問題。

  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當年,內地歌唱家關牧村的一首《台灣當歸謠》曾讓兩岸民眾熱淚盈眶、熱血沸騰。今年1月17日,國防部發言人也指出,賴清德當局及「台獨」分子,「以武謀獨」,不過是螳臂當車,完全是自掘墳墓。搞「台獨」絕不會有好下場,解放軍打「獨」促統絕不會有一丁點手軟。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台灣當歸,歸來天地寬。

  上海大學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