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英跌倒手尾長 理大AI篩查風險

  跌倒是老年人常見的問題之一,有機會導致骨折或腦部創傷。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上月底與多個地區團體合作,在全港多區為300名60歲以上長者提供首輪跌倒風險篩查,並透過理大研發的人工智能技術識別高危長者,再提供防跌運動訓練及轉介,期望紓緩基層醫療負擔,料活動將有2,500名長者受惠。

  該學系系主任彭耀宗表示,長者跌倒常見出現手腕、脊椎和股骨骨折,康復過程非常漫長,能否完全康復更因人而異,有需要從源頭着手。篩查當日,理大透過研發的人工智能手機程式,拍攝長者步行情況,即時分析其步速與步姿,加上30秒坐立起站測試,評估長者的下肢力量。程式內置數據庫,會自動將結果與其年齡層及性別作比對,得出跌倒風險屬低、正常或高。

  根據檢查結果,中至高風險之「踩界」長者將獲邀參與學系隨後舉辦的運動班,高風險長者更會被轉介至地區康健中心作進一步跟進。副系主任符少娥解釋,運動班會因應長者的能力和身體狀況,度身訂造一套適合的防跌運動訓練,「兼顧身體及認知訓練,做運動同時訓練腦部。」她期望篩查計劃提升長者與照顧者的防跌知識之餘,亦可透過運動訓練達「治未病」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