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裏的特色蛇文物

青銅蛇
現藏於三星堆博物館
出土地點:1986年出土於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遺址
文物簡介:體形碩大,蛇身殘長34.5厘米,頭殘長29.9厘米。蛇身飾有菱形紋和鱗甲,蛇頸下和腹部裝有環鈕。其臣字目、歧羽紋是2025年春節聯歡晚會吉祥物「巳升升」眉眼設計的主要靈感來源。
琉璃釉盤蛇 玲瓏球形器
收藏單位:南京博物院、無錫鴻山遺址博物館
出土地點:江蘇省無錫市鴻山遺址越國貴族墓
文物簡介:球身八蛇纏繞組成,蛇頭和蛇身飾點狀的藍色琉璃釉,並以紅彩相間。盤蛇玲瓏球未見於文獻記載,在考古發掘中也為首次發現。有學者根據玲瓏球的器形、置放位置和出土墓葬的等級,推測其可能為王權或神權的象徵。
彩繪十二生肖陶俑
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出土地點:1955年在陝西西安市東郊韓森寨唐墓出土
文物簡介:是國博館藏中極為珍貴的唐代考古出土的十二生肖俑。蛇俑為人身直立,穿交領寬袖衣,長垂至足,兩手籠袖拱於胸前,是動物和人物相結合的形象,顯得生動有趣。
青玉人首蛇身飾
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出土地點:1983年河南省光山縣寶相寺黃君孟墓出土
文物簡介:外徑3.8厘米、厚0.2厘米。這對青玉人首蛇身飾均呈扁平橢圓環狀,大小薄厚相同,玉飾呈青黃色,人首與蜷曲蛇身構成環狀。人首五官清晰,覆舟式頭髮,在頭形邊廓內勾勒一道複線,以突出五官。
「滇王之印」金印
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出土地點:1956年出土於雲南省昆明市石寨山古墓群
文物簡介:金印印紐設計獨特,呈蛇形,蛇首昂起,蛇身盤曲,背上還有鱗紋裝飾,展現出古滇王國獨特的藝術風格。該印的出土,不但確證了「古滇國」的存在,同時也證明了《史記》文獻記載的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