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區醫院研超像真胸腔模型 訓練年輕醫生

【大公報訊】記者易曉彤報道:兒童氣胸治療的技術要求相對較高,東區醫院成功研發具真實手感的兒童人體模型,用於訓練年輕醫生進行「氣胸引流術」,有助加強醫護團隊對技術的熟練度,提升病人安全。院方表示,團隊已成功利用自主研發的物料,製作出不同部位的1:1成人及兒童人體模型,可就多項醫療程序的培訓需要度身製作,而且生產成本低,技術有望繼續推廣至院內更多其他專科。
氣胸俗稱「爆肺」,是指肺部破洞,空氣從破洞漏往兩層胸膜中間,氣體積聚在胸膜腔導致肺葉受壓。東區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顧問醫生陳智文稱,氣胸兒童患者,特別是嬰兒,治療技術要求較高。若病情嚴重,可能需進行「氣胸引流術」治理。為對兒童及青少年科醫生加強氣胸引流術培訓,該院研發團隊採用「『真』立體打印·具真實手感的人體模型」技術,以及真實的病童數據,去年九月成功研製「兒童氣胸引流術模型」。經3D打印的1:1模型,由多層不同觸感的物料製作,不論表面手感,還是使用儀器進行穿刺,都貼合兒童人體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