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風暴❹/DeepSeek優勢過人 OpenAI CEO「認錯」

雖然投資界很多人盲目相信,股價節節上升的美國AI科企擁有永遠無法攻破的護城河,壟斷算力財源滾滾,但其實早在2023年,當OpenAI攜ChatGPT橫空出世時,一位谷歌研究員曾發布一句流傳網絡的預測:「谷歌沒有護城河,OpenAI也沒有。」如今,隨着中國AI崛起,讓美企穩賺不賠的「黃金護城河」失守。DeepSeek創辦人梁文鋒也曾說過:「技術沒有什麼秘密,但重置需要時間和成本。」
DeepSeek的開源模型精打細算,算力不足成為驅動算法優化的動力。1月31日,OpenAI首席執行官(CEO)奧爾特曼在美國社交平台一場「隨你問」環節中,回應「是否考慮公開OpenAI的研究」時說:「我個人認為,我們站在了歷史錯誤的一邊,需要制定不同的開源策略。」奧爾特曼在談到DeepSeek時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模型。我們會發展出更好的模型,但我們將不如前幾年,保持那麼大的領先優勢。」\大公報記者 蘇雨潤、凱雷北京報道
僅用OpenAI預算5% 彰顯中國人才優勢
DeepSeek大模型訓練成本不到600萬美元,僅為OpenAI訓練ChatGPT-4花費的5%到10%。新模型訓練方法大幅度降低了大模型行業的入局門檻,大規模預訓練不再是科技巨頭的專利。這意味着,創新已不再是難題,難的是如何保持人才密度,精打細算,以精湛算法彌補算力不足。據多位與DeepSeek有過接觸的行業人士表述,DeepSeek的優勢之處就在於人才密度極高。各界憧憬,DeepSeek的「低成本」神話將進一步釋放中國人才優勢,於AI競賽中不斷提速。
匯聚全球技術生態力量 優化技術
開源指的是公開軟件源代碼的做法。清華大學新聞學院、人工智能學院教授沈陽接受大公報採訪時指出,DeepSeek團隊採用自創的類彙編語言,對硬件適配性進行深度優化,力求最大限度挖掘硬件潛能。通過大模型開源,DeepSeek迅速匯聚全球技術生態的力量,共同推動技術進步,此舉對美國地緣政治中盛行的霸權主義思想構成有力挑戰。「奧爾特曼對OpenAI策略做出反思,印證DeepSeek對於美國AI領域的衝擊。」
「OpenAI如果選擇開源,無疑是一項極具前瞻性的戰略舉措,但從資本運作的角度來看,這種轉變大概率會遭到資本方反對。」亞洲視覺科技研發總監陳經相信,行業內「開源VS閉源」的鬥爭模式不會就此落幕。目前,美國兩家主要的閉源公司OpenAI和Anthropic,基於現有的經營模式仍未做好向開源模式轉變的準備。陳經表示,閉源模式下,企業通過對核心技術的壟斷能更好地控制產品研發方向、保障商業利益,維持較高的市場壁壘。
o3-mini乏善可陳 無突破性技術革新
在「東方AI力量」強勁衝擊下,美國OpenAI公司於當地時間1月31日正式推出全新推理模型o3-mini,並首次向免費用戶開放推理模型。「OpenAI被迫加快了推出產品的速度,而且價格大降,說明他們真的慌了!」陳經表示,儘管o3-mini在推理速度上有所提升,測試集得分也更為亮眼,但整體並無突破性技術革新。「對於開發者而言,DeepSeek的開源特性賦予了它無可比擬的優勢,o3-mini在這方面吸引力相對有限。」
失去黃金護城河,是否代表華爾街失去生金蛋的鵝?私募股權巨頭、全球主要人工智能系統數據中心投資者黑石集團總裁喬納森·格雷預計,隨着人工智能計算能力成本大幅下降,人工智能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意味着DeepSeek的崛起有利推動AI發展,惠及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