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茅洲設臨時地震站 立即建功
位於香港以南的黃茅洲,天文台最近設置了臨時地震站,錄得了香港的有感地震,以及於今年1月7日西藏大地震的波形數據,令人鼓舞!
測量地震有如聆聽地球的聲音,從地殼內眾多振動中抽取地震信號,需要精確可靠的儀器、良好的網絡覆蓋和寧靜又可用的場地。概念很簡單,但尋找場地就不容易,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及其周邊,各式各樣的人類活動都會造成振動,即使遠離人煙的孤島也會因風浪衝擊而錄得噪聲,孤島上亦往往欠缺基礎設施。在地震監測方面,香港以南正正是缺乏地震數據的汪洋大海,要設置可靠的地震站,肯定是一項有意義又具挑戰性的工作。
香港天文台與廣東省地震局經多次商討後,認為值得在珠江三角洲以南的黃茅洲氣象站內設置地震儀,共同進行實驗性測量。
天文台地震站建設工作組提前3個多月籌備,於上月12日登島,終於完成了地震站基礎設施的建設。
地震站在有限度的太陽能電力供應下無間斷地收集地震波形數據,未來還有不少的優化工作,地震站所收集的數據是否持續可用仍然有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