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鈞:下半年推體育仲裁先導計劃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子晉)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上月成立體育爭議解決諮詢委員會,以全速推動香港體育爭議解決制度發展。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在接受電視節目訪問時表示,未來數月會訂立一套體育界適用的模範仲裁規則,下半年開展體育仲裁先導計劃,包括挑選一間與體育界有密切聯繫、豐富經驗的仲裁機構負責,不會有高昂收費。而特區政府會資助部分仲裁費用,同時會極力鼓勵體育總會自願參與。

  張國鈞表示,訂立體育仲裁機制有助處理運動員選拔等體育總會運作事宜,也包括如球賽贊助、轉播權、票務糾紛等商業有關事宜。

  對該機制能否處理類似去年美斯風波等情況,他解釋,事件涉及體育商業糾紛,為合約上的爭議,「究竟門票裏面包括哪一位球星一定要出場,這些都是合約的爭議,所以未來我們的工作小組和未來物色的仲裁機構我們會商討,我亦相信這些工作都可能包括在未來解決爭議仲裁。」

  張國鈞又表示,律政司會和港協暨奧委會緊密合作,向體育界介紹調解和體育仲裁的好處,但不會要求受特區政府資助的體育總會加入仲裁條款。

  性價比高 不昂貴且省時

  「仲裁的基礎是自願參與,我們不會使用強迫的方法,當然我們一定會極力鼓勵他們,因為加入體育仲裁對體育總會而言有好處沒壞處,可以改善體育屬會管治。當發生內部問題無法解決時,他們願意透過公平、公正的仲裁機制處理,而且性價比很高,不昂貴而且省時。」他說。

  政府資助部分仲裁費用

  在下半年推出的體育仲裁先導計劃,政府會資助部分仲裁費用。張國鈞解釋:「當體育總會跟運動員間出現糾紛,要以仲裁方式解決,某程度上我們會資助他們,原因是第一促成香港的體育爭議,可以透過仲裁解決起一個示範作用,以及累積經驗。」

  他透露,有關先導計劃初步為期兩年至三年,會觀察香港相關發展,考慮是否增加資源「做大個餅」。

  談到近年有特區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離任,張國鈞認為,地緣政治令香港招聘海外法官面對挑戰,但強調香港法治依然非常良好,並引述香港美國商會最近調查報告指出,在港的美國商家對香港法治的信心增加,一直以來他們都對香港法律制度十分有信心,市民亦應對香港的法治有信心。

  「如果留意美國政治,看到批評香港的國家當中,領導人可於卸任前特赦犯人,法律上運用國家安全準則並不一致,可以明白香港法治依然非常穩固,一句真話不應該因為自己人以中文說出來便覺得是謊言,一句謊言外國人以英文說出來便信以為真。」張國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