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員手記】助婆婆行得走得 服務社區意義大

●劉婉燕聆聽以及協助街坊市民解決他們面臨的實際問題。 作者供圖
●劉婉燕聆聽以及協助街坊市民解決他們面臨的實際問題。 作者供圖

  在過去一年區議會新丁的歷程中,工作的範疇不僅僅是處理區議會的議案建議,更多的是需要在社區,聆聽以及協助街坊市民解決他們面臨的實際問題。這份工作讓我體會到服務社區的重要性,也讓我見證了許多溫馨與感動的瞬間。

  在我們的社區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問題,本港人口老化是大勢所趨,平日收到最多的求助,其中亦是來自區內的長者;有些問題相對簡單,比如教導長者如何使用智能手機進行視頻通話,讓他們能夠與遠在他鄉的親人保持聯繫,或是幫助他們下載不同的手機應用程式,以便他們能更方便地與日新月異的科技應用接軌;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就街坊而言,卻是生活中意義重大的小事,因為這不僅解決了他們的即時困難,更讓他們重拾對生活的關心和熱愛。

  然而,也有一些情況需要我們提供更為細心和持續的幫助;記得初時落區的時候,收到了一位長者的電話求助,她因腰椎移位,而致無法行走,家中無人照應,求醫無門;上門之時,到達這位長者家中,才發現她連簡單直起腰身也無法做到,更莫論自行前往診所求醫。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我們陪同這位長者前往治療,多次的治療和康復訓練後,逐漸看到了她的笑容,從一開始身體不適以致心情低落,幾乎無法自主走動,到目前能夠自由活動,閒時更能參與社區的茶敘或一天遊活動,這位長者的康復,讓我們整個團隊都感到無比的欣慰和振奮;對比起普通打一份工,我們更能感受到這個崗位的溫度和意義。

  除了長者,青年人亦是社區重要的一分子,青年人有無限創意,亦對社會有不同的冀望和抱負,我更希望我們的角色,是能讓後生仔走進社區,在融入社會的過程中,發揮他們獨有的年輕優勢,引導他們為每個小社區貢獻力量;在某次的青年活動中,個別有參加者因意見不同出現衝突,事件雖即時處理平息,但緊隨其後的情緒開導至關重要;在與他們的溝通中,會發現並非引起衝突「就是壞分子」,情緒意見人皆有之,更重要是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願意用心陪伴和理解,我相信用以誠心,定能打動人心。

  通過每一份微細日常的服務和幫助,除期望能解決街坊市民的具體問題外,更重要是推動相互關懷的社區氛圍,將戾氣化為和氣,區議員的角色不僅僅是政策的執行者和推動者,更是社區和諧與進步的推動者。

  未來的路可能充滿挑戰,但我始終堅信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香港的未來,需要每一位持份者的攜手同心,願你我亦能作為一位有溫度的人,共同為社區的發展出一份力。 ●文、圖:九龍城區議員 劉婉燕

  (標題及小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