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食肆生意升一成 街市略提價追成本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僖)春節假期,香港迎來大量內地遊客。香港餐務管理協會主席梁振華昨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今年農曆新年,中式酒樓市道回暖,生意額及訂座率都有一成增長,人均消費350元至500元,與去年相若。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預測,單是年廿七至廿九全港食肆生意合共近12億元。街市方面,檔主表示生意較以往淡靜,相信與市民外遊有關,海鮮、活雞生意略好,提價一成,菜檔則反映生意淡靜,價格較往年春節大減。
梁振華說:「過年是中國人傳統節日。雖然很多市民外遊,但留港的市民大都會外出用膳賀年。年廿九團年飯訂座按年增長10%至15%,新增客人大多屬新客。在家庭客方面,人均消費350元至400元,與去年相若。至於公司團年飯方面,訂座率亦有一至一成半的增長,人均消費約400元至500元,較去年略有增加。」
他表示,與疫情前比較,食肆生意仍有距離,「整體仍低於疫情前約15%。」他相信仍受經濟不樂觀影響,客人點餐也不及以往豪爽,「以往點東星,現在改吃普通的石斑,龍蝦改蝦球。」
由於農曆新年食材等來貨價稍微上升, 酒樓亦有輕微調整價格,但考慮到經濟情況,不敢大幅加價,一般在約5%以下。他說:「深圳居民恢復『一簽多行』後,旅遊區商戶生意增長約20%,甚至出現打蛇餅的情況,但居民區商戶的生意增長就不大。」
花車煙花等盛事帶動消費
黃家和亦表示,今個農曆年餐飲市道不錯,預計團年飯、開年飯連同春茗的整體生意額較去年同期多一成。他說:「深圳恢復及擴充『一簽多行』後,內地客訪港增多,加上不少市民在聖誕、元旦以至農曆年前夕外出消費及用膳,單是年廿七至廿九,日均約有3.8億元的餐飲消費額,3天合共近12億元,部分食肆做到兩輪生意。」
他相信年初一的花車巡遊及年初二的煙花匯演,吸引大量遊客在維港兩岸的食肆用餐,加上部分旅客去不同地區遊覽,帶動各區餐飲消費。春茗的預訂率亦不俗,個別預訂到3月中,除了有本地公司和企業,還有來自內地不同省市的團體,專程來港舉辦春茗,有助提升業界整體生意額。
昨日年初二「開年」,為準備開年飯,不少市民一早去街市買餸。海鮮、活雞檔一度大排長龍。在九龍城街市,有市民說:「往年家人會外遊度歲,但今年都留港過年,有10多人一同吃開年飯,相信會很熱鬧。」他買了乳豬、雞鵝鴨及魚蝦蟹等,還要新鮮豬肉拜神:「過年不會計較價錢。」有人就特意來選購新鮮雞,打算製作成白切雞,她說:「感覺今年初二街市較淡靜,過年期間蔬菜肉類的價格亦與往年相若。」
雞檔老闆說:「新年活雞來貨價升約10%,加上較多人外遊度歲,因此不敢入太多貨。」有海鮮檔老闆說:「今年生意明顯好過去年,過年前夕客人較豪爽,有人單次消費約8,000元,但市道仍未明朗,不敢大幅加價,年初二甚至要減價清貨。」有菜檔檔主說,客人為求好意頭,大多購買生菜,寓意「生財」,但上午人流疏落、生意一般,檔主表示去年青菜價格普遍每斤30多元,今年降至2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