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語/瑞銀證券:估值修復 A股今年穩中向好

近期A股市場轉趨波動,一定程度預示地緣政治相關不確定性已被市場所定價。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向《大公報》表示,無風險利率的下降、更明確的財政支持政策、強勁的個人投資者資金淨流入,以及「耐心資本」的積極布局等,有利於降低A股股權風險溢價,2025年A股中期展望依然向好。綜合下游行業利潤率復甦,以及上年同期較低的盈利基數等判斷,基準情景下,滬深300指數每股盈利增長有望從去年的1%,提升至今年的6%。\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
孟磊坦言,今年美國對中國潛在加徵關稅的時點和幅度,以及中國支持政策出台的時點與規模、房地產市場情緒變化等雖難預測,但市場仍有望迎來超預期的利好。具體看,更積極的財政政策、中國房地產市場更早的企穩,將是利多A股走勢的重要催化劑。另一方面,民營經濟信心的持續恢復、更多「耐心資本」的積極入市,也有助於A股估值中樞的抬升。
瑞銀中國股票策略報告認為,關稅、地緣政治、中國政策應對等多股力量間的博弈,或加劇今年中國股市的震盪,投資者需靈活配置投資組合。然而中國宏觀政策的應對、低基數效應、在岸機構投資者資金的流入,以及公司治理改革等,將合力推動市場在今年錄得正回報。
企業降資本支出 淨利趨增
瑞銀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從盈利角度看,認為中國股票已步入低基數期。因上市公司持續關注成本控制,去年前三季度的資本支出下降5%至6%,淨利潤同比實現50基點的增長。此外,H股公司的回購規模已升至年化1.6%,A股公司治理改革加速的同時,監管部門發布了市值管理指引。
王宗豪相信,得益於去年9月末以來系列刺激措施的加碼,今年財政赤字率大概率擴大,房價跌幅也將較去年顯著放緩。此外,關稅問題雖可能對中國出口和經濟增長帶來擾動,但上市公司的美國敞口非常有限,僅佔其總收入的3%。「MSCI中國指數今年的股票投資回報或達5%至6%,市場任何回調都將為投資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買點。」王宗豪說。
瑞銀資產管理中國股票主管施斌在發給《大公報》的郵件中提到:「中國政策轉向過程中,考慮到眾多優質公司的估值非常具有吸引力,投資中國股市的機遇非常樂觀。」他尤為看好在國外市場佔有率不斷增長的公司,而那些重視通過「派息和股票回購」方式回饋投資者的公司也有望錄得良好表現。
關注四大主題 首選互聯網股
孟磊建議,今年可關注A股四大主題,一是尋找更強而有力且更明確的政策寬鬆受益者,二是留意自主可控與國產替代加速的機會,三是關注由併購帶來的第二增長曲線,四是聚焦市值管理和股東回報改革背景下優質企業的估值重構。他相信,今年A股中期展望依然向好。其中,得益於高beta屬性以及市場充足的流動性,上半年小盤股或跑贏大盤股,在更多有關盈利復甦、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等具體證據出現前,該趨勢或持續一段時間。
孟磊補充說,戰術上看好受益於市場充足流動性,以及從利好政策中直接得益的行業,包括電子、家用電器、通信、國防軍工和保險等。中國股票整體配置方面,瑞銀首選互聯網行業,beta標的方面更看好教育、啤酒,以及A股中的TMT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