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思維/中國經濟的向優向好與全球意義\宇文

  2024年中國交出了亮眼的經濟成績單,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349084億元,比上年增長5.0%,經濟增長達標,2025年中國經濟向好向優。去年9月份中央推出的一攬子增量政策,不僅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得到確認和強化,系統性政策紅利也將在今年穩定輸出和持續釋放。

  首先,房地產市場的短板正在補齊,風險正在出清。中央和地方持續的利好政策支持,房地產市場從去年11月開始出現回暖回穩,正從一線城市形成良性傳導。相關政策化解了市場焦慮,出清了系統性風險,也為今年房地產市場回穩打好了基礎。

  其次,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可圈可點。去年出口規模首次突破25萬億元,同比增長7.1%,連續第8年保持增長。投資優化成效顯著,去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8%。這意味着我國從粗放投資到「向新而行」「向綠轉型」投資的轉型升級。而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3.5%,服務零售額增長6.2%,消費結構在優化,服務品質在增強。今年「三駕馬車」的動力會更好更強。

  就出口言,雖然特朗普「單邊主義」對華出口帶來負面影響,但中國貿易夥伴已經多元化,中國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的地位穩固,出口動力將會企穩向好。

  就投資言,精準投資,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實現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向綠色化、高端化、智能化轉型取得初步成效,也將加速新舊動能轉換,促進高質量發展。

  就消費言,國內市場消費升級進程加速,假日經濟拉動的文娛、旅遊、體育、健康、休閒等市場活躍度彰顯,而且通過「擴大自主開放」和全面放寬過境免簽政策,不僅打開中國貿易「雙開門」,而且提升中國貿易軟實力。以往是中國人「遊全球全球買」,現在則是外國人「遊中國中國買」。這不是簡單的服務貿易提質增效,還將通過外國遊客到中國旅遊,增進世界對華認知和了解。諷刺的是,拜登政府對TikTok實行「不賣就禁」,導致萬千美國「TikTok難民」入駐中國小紅書,更增進了兩國民眾的互相理解。

  2025年,還有可持續的政策利好賦能經濟增長。一是商務部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此舉將讓更多民眾獲得消費紅利,助力穩住消費基本盤。二是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產品,在政策支持、消費口碑中維持內外市場的產銷兩旺,為中國經濟注入新動能。三是財政金融對經濟支持力度會持續加力。「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金融政策,對實體經濟、樓市股市、新質生產力、民生願景形成多維度全方位支持。

  中國經濟增長「達標」也具有全球意義。2024年,美國不僅通過地緣政治對抗對華設置路障,而且通過全面「脫鈎斷鏈」並聯合歐洲國家對華「去風險」消減中國科技發展動能。如果沒有美西方針對中國發展的「破壞性」,中國經濟增長將更快更好,給全球經濟增長帶來更多建設性。正因為如此,中國經濟增速5%來之不易,含金量更高,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彌足珍貴。

  2025年,全球局勢更加複雜,世界經濟充滿更多不確定性,其中最大的困擾是特朗普2.0的來臨。可預料的是,特朗普射出的關稅戰子彈將在全球亂飛,從北美鄰國到亞太歐洲盟友,都是特朗普的目標。

  當然,中國也是美國關稅戰重點目標。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美國不僅靠不住,而且美國「單邊主義」還將拖累全球經濟增長。更糟的是,全球還將面臨特朗普「擴張主義」的威脅。從加拿大到巴拿馬運河再到格陵蘭島,特朗普已經展示出他通過「經濟或軍事手段」侵吞他國領土的野心。右轉舵的散亂歐洲,不僅被特朗普玩弄於股掌之中,還遭受到美國更為苛刻的安保訛詐。經濟遲滯的歐洲國家,或成為美國最大的受害者。這樣的歐洲,自然無法給世界經濟增長輸出動能。

  2025年,中國依然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可靠的貢獻者。一方面,中國不僅扛住了特朗普第一任期的關稅戰壓力,還頂住了拜登時代系統性的對華遏制,經濟依然維持「中高速」增長,體現中國經濟引擎世界實際的硬核實力。另一方面,特朗普「單邊主義」疊加「擴張主義」,將給世界經濟投放更多的「灰犀牛」和「黑天鵝」,具有成功抗美經驗的中國經濟,不僅給全球提供了對抗特朗普第二任期「灰犀牛」和「黑天鵝」的經驗,而且也能號召國際社會重建多邊主義共識,共同應對特朗普「單邊主義」。

  2025年,中國將成為這個「多邊主義」旗手和全球主心骨。

  國際關係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