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見/小孩或失「拆利是」的喜悅

  圖:新年派利是,是長輩對後輩面對面的一種祝福。
  圖:新年派利是,是長輩對後輩面對面的一種祝福。

  雖然電子利是愈來愈普及,但傳統實體利是仍是主流。因電子利是缺乏儀式感,完全無「利是」的感覺,亦沒有「拆利是」的喜悅。派利是的原意是長輩對後輩面對面的一種祝福,「祝福」電子化猶如「拜山」電子化,一定程度上不利於傳承弘揚中國傳統美德。對小朋友來說,電子利是的影響更大。如實體利是,小朋友尚有機會「見到、摸到」,但電子利是則直接存入父母的銀行戶口。

  小朋友不能直接收到利是,失去「利是」的快樂,而電子利是讓人直接知道利是金額,亦會令場面尷尬。市民應在顧及私隱和追求方便兩者取平衡,而電子貨幣的盛行,已令小朋友失去很多接觸實體貨幣的機會,難以給予他們具體的金錢概念。小朋友由於心智發展仍未成熟,對金錢的理解要建基於由具體到抽象,並於實體生活上認識金錢的操作及意義,這些都是非電子貨幣可以做到。

  電子利是的好處是可以向遠在海外或其他地方的親朋好友送上祝福,但香港交通方便,市民亦傾向見面拜年,自然可以當面「派利是」,可以預期未來派實體利是仍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