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周刊/巨無霸預警雷達 「專職搜捕」洲際導彈

解放軍軍事航天部隊巨型戰略預警雷達首次公開亮相。該型戰略雷達是反導系統的基礎信息裝備,探測距離可達數千公里,用於監測來襲的洲際彈道導彈,為紅旗-19反導系統實施攔截,提供預警指引,是築牢反導天網的鎮國重器。巨型戰略預警雷達此番亮相,證明解放軍反導系統擁有高性能可靠的國產信息系統配套,為遂行攔截任務提供了堅實支撐。\馬浩亮(文)
1月24日,習近平主席到北部戰區機關視察慰問,通過視頻看望基層官兵,檢查部隊戰備值班和執行任務情況,同南部戰區陸軍某旅任務分隊、東部戰區海軍岸艦導彈某團值班分隊、中部戰區空軍地空導彈某營、軍事航天部隊某監測預警站、鄭州聯勤保障中心汽車運輸某團2營、武警西藏總隊日喀則支隊執勤3大隊官兵進行視頻通話。
全球僅中美俄具能力研製
其中,在軍事航天部隊某監測預警站的通話畫面裏,巨型「國產P波段遠程預警相控陣雷達」首次公開亮相。戰略預警雷達是反導系統攔截洲際導彈不可或缺的重要裝備。洲際彈道導彈飛行分為3個階段。從發射到飛出大氣層前,是上升段,亦稱為助推段;飛出大氣層後,導彈關閉發動機,依靠慣性飛行,是中段;重返大氣層後直至命中目標,為末段。
中段時間最長,彈道相對穩定,因此對於反導系統來說,攔截效率最高,但難度相對也最大,必須依靠衛星、戰略預警雷達、超高性能計算機、火控雷達等系統共同支持,進行精確預警、指引。目前,只有中、美、俄、三國具備研製戰略預警雷達的能力,如美國的「鋪路爪」雷達,俄羅斯的「沃羅涅日DM」雷達,其探測距離都達到5000公里。
探測彈道導彈和戰略轟炸機
巨型戰略預警雷達,屬於P波段相控陣雷達。P波段是指230兆赫茲到1吉赫茲的雷磁波頻段,大氣傳輸衰減較少,有利提高探測距離,主要用於上升段和中段監控,探測大氣層內高空飛行以及在地球低軌道上飛行的目標,包括彈道導彈和戰略轟炸機,為本國的防空和反導體系提供反應時間。
紅旗-19兼具在大氣層內外進行反導攔截彈道導彈的能力。首先由預警衛星不間斷監視導彈發射信號,同時由陸基遠程戰略預警雷達持續跟蹤,發出預警,持續掌握來襲導彈的彈道軌跡和方向,定位目標。然後由X波段跟蹤識別雷達接力,主要負責導彈飛行中段到末段的過渡區域,精確識別並追蹤目標。紅旗-19的火控系統則引導反導攔截彈到達適當高度、速度後,釋放彈頭。彈頭依靠自身搭載的紅外導引頭、變軌推進器,進一步鎖定目標,變軌調整姿態,最終擊毀來襲導彈。
「攻防兼備」的戰略核武器系統,既要有以洲際彈道導彈為主的戰略核反擊系統,也需要高效的預警和反導系統,反制敵方的核打擊。2024年9月,中國時隔44年再度發射「東風」洲際核導彈;11月,首次官宣紅旗-19反導系統。從2010年至2023年,中國先後進行了7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