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專訪/金融配套成熟 港吸引外企設財資中心

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星展香港董事總經理兼企業及機構銀行環球交易服務總監王美寶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香港作為全方位的國際金融中心,擁有多方面的競爭優勢,亦是設立企業財資中心的不二之選。市場憂慮特朗普上場令中美關係緊張,她指,香港具備高度的市場韌性,金融體系多元化,並非完全依賴單一市場或經濟體。特區政府和監管機構應持續加強金融法規透明度和合規性,確保香港的金融活動符合國際標準。\大公報記者 邵淑芬
面對地緣政治惡化,王美寶建議,香港需持續深化與多個市場的合作,包括加強與東盟、中東及其他新興市場的金融聯繫,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這將有助於維持香港作為區域財資中心的穩定地位,並在地緣政治不穩定的國際環境中保持競爭力。她指,香港擁有完善的金融基建,包括高度發展的銀行體系、資本市場及資產管理系統,使各類金融交易均能順暢進行,並保障資金自由流動。此外,香港擁有豐富的專業人才,無論在金融、法律還是會計領域,都具備國際競爭力。
用好橋樑優勢 做好人民幣業務
企業在港設立財資中心,能通過香港作為平台,實現財資活動集中化,包括企業融資、財富管理與跨境資金運用。
市場一直視香港、新加坡和上海為競爭對手。星展與《金融時報》Longitude進行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香港、新加坡和上海同為亞洲主要區域財資中心。受訪的企業管理層普遍認為香港穩健的財務韌性、優秀的稅務與監管框架,以及強大的金融專業人才庫,賦予了香港在區域內的競爭優勢。這些因素是企業在選擇設立其區域財資和財務部門時的關鍵考量。她表示,香港這一領先地位,使其能夠不斷吸引國際企業進駐,為它們提供財務與策略支援,特別是在全球化的新階段中推動企業穩步發展。
此外,香港在連接內地市場方面具有天然地理優勢。王美寶指,與內地的緊密聯繫使香港成為國際資金進出內地的主要門戶,新加坡在財資創新、數碼金融及可持續金融領域發展迅速,近年吸引了不少跨國企業和投資者;香港和新加坡分別面向北亞和南亞市場,在區內各自發揮優勢。她續稱,香港的優勢在於國際化,資金流動自由度更大,並擁有成熟的國際金融市場基建,為內地企業出海的跳板,成為獨一無二的離岸人民幣中心。而上海作為內地的在岸金融中心,近年在政策支持下發展迅速,特別是在人民幣國際化和金融創新方面取得顯著進步。她認為,香港需持續提升金融創新能力,並應對地緣政治和市場競爭帶來的挑戰。
王美寶表示,香港獨特的角色定位是中國內地與全球市場的橋樑。受惠於一國兩制的政策,香港擁有與內地不同的法律和金融體系,同時保持國際市場的開放性和高度透明。這使得國際投資者能通過香港進入中國內地市場,而內地企業也能通過香港獲取全球資本。她續稱,香港是眾多跨國企業亞太區總部所在地,同時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平台,如香港的離岸人民幣市場規模位居全球首位,並擁有豐富的人民幣投資和融資工具。
保持透明度及監管穩健性
隨着中國經濟的不斷增長及內地市場的開放,香港在跨境金融、貿易結算等需求持續上升,為香港的財資中心發展帶來商機。她指,面對來自其他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香港須保持市場的透明度和監管穩健性,將有助鞏固香港在國際財資領域的樞紐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