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居人語/兩大節日靜與動\姚 船
移居西方的華人,在元旦前後享受着兩個大節日。年內是聖誕節,西方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而在新的一年拉開序幕不久,又迎來中國傳統農曆新年──春節,這也是華人最看重的日子。
一西一中兩個大節,正對應着海外華裔的雙重身份。既成了入籍國的公民,也帶着祖籍國的根脈。從意義和體驗來說,兩個節日都投入,未嘗不是一件樂事。
聖誕節和春節,其共同之處在於合家團聚。聖誕的「平安夜」與春節的「除夕夜」,一家人圍坐一起,高高興興吃大餐,那溫馨和歡樂,暖暖地融入每個人心中,洋溢在笑臉上。所以,不管風雪,不怕嚴寒,不論多遠,坐飛機、乘火車、搭長途巴士,或自己開車,只要能脫身工作,都要趕回家,因為這裏,才是真正的安樂窩。
在加拿大,聖誕節前夕,我們一般會在大兒子家裏聚餐,去年移師小兒子家。因為兩個兒媳婦都是西人,所以西餐做得有板有眼。主菜是火雞或牛扒。除了食物,也注重擺設和氛圍。餐桌上的燭光,聖誕樹下用花紙包着的一盒盒禮物,留聲機播送的輕柔音樂,都在顯示着安詳和愉悅。平安夜,極少有親友串門。家庭團聚的時刻,大家互不打擾。
這些年,我們也依然慶祝春節這個華人傳統節日。隨着華人移民越來越多,感覺年味越來越濃。各級政府領袖為表示關注,紛紛在電視或有關活動中向華人社區拱手拜年。
農曆新年除夕,兒孫們都會回來吃團圓飯。吃中餐,送紅包。食材不必名奇,但也要擺滿一桌。有意頭的蒸魚、炸春卷、炒麵、甜粿,是必不可少的。像聖誕平安夜一樣,在家中享受美食和親情的溫暖。
不過,由於民族、地域和習俗的差異,這兩大節日,在歡度時也會呈現出不同的景象。因為聖誕節當天是公眾假期,法例規定所有商店必須關門歇業,包括餐廳食肆,市面顯得十分寧靜。剛移民抵埗的華人有點不習慣,如此大的節日,怎麼外面一片冷冷清清?比起春節的熱鬧,簡直天壤之別。
多倫多春節的紅火,已從除夕開始。不少華人會趕在凌晨開車到湛山精舍,與內地和香港的民眾一樣,為的是插頭炷香,祈求合家平安,世界和平。別看冰天雪地,那裏熱氣騰騰,香火鼎盛。唐人街也隨着報曉曙光緩慢熱鬧起來。滿街紅燈籠,春聯迎客來。鑼鼓響、舞龍獅。人們一路笑談,道賀之聲不絕於耳,中外遊人都沉浸在節日歡樂中。
而年輕人更鍾意在農曆新年逛商場。大多倫多地區的幾個有名氣的華人商場,如「太古廣場」、「萬錦廣場」、「錦繡中華」、「時代廣場」等等,未到中午已人頭湧湧,泊車位難求。小型花市、應節物品,琳琅滿目,酒樓食肆更是人聲鼎沸。人們說,過年就要這樣,開心熱鬧,洗脫往年霉氣,求得一年好運。
中西兩大節日,可說各有特色。聖誕節的氣氛是靜謐、柔和,像輕飄的雪花,潤物無聲,是雪後的原野,充滿詩意恍若童話世界,任憑幻想飛馳。而春節則是熱烈、激越的,如爆竹般響亮,像煙花撒滿天空,璀璨耀眼,又似晨早朝霞,氣勢磅礴灑落人間,令人激情洋溢。
聖誕,是靜態的溫柔;春節,是動態的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