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山/刷牙時間\喬 苓

  一個人每天的時間大致可切割為幾塊,有睡覺、上班這樣多個小時做一件事的大塊時間,也有幾十分鐘去乘車、吃飯、運動、讀書的小塊時間,倘再細看,還有每次三分鐘刷牙的更小塊時間。刷牙的三分鐘,和一天二十四小時比起來很短,相較十幾秒的百米衝刺又很長;上班日起床晚了,覺得用三分鐘刷牙真耽誤時間,而到了周末早上,懶洋洋地多刷上兩分鐘,也覺得時間不急。

  三分鐘刷牙,有的人專注一事,刷牙時間就只刷牙,其他什麼也不想,有的人則是「下雨天打鞋子」閒着也是閒着,不如同時做點其他事,例如聽音樂,看講座回放,或騰出一隻手刷網絡短視頻,這樣刷牙就不再枯燥。

  近幾日對刷牙時間突然感興趣,便琢磨它還可以有哪些新用途。想到用途一,日常性格偏急切,刷牙對我便是磨煉心性的好方式,以前經常「三下五除二」風風火火,以後能不能「慢工出細活」有意地慢下來?用途二,記憶力逐漸退化,話經常在口邊而想不起來,能否在這三分鐘裏背幾句詩來強化記憶,比如現在冰天雪地,梅花競綻,除了「窗含西嶺千秋雪」「牆角數枝梅」還有哪些分別帶「雪」和「梅」字的詩?想不起來沒關係,刷完牙趕緊查。

  刷牙時往往比其他時間更放鬆,許多新奇想法和思路會突然冒出來,利用好,枯燥的時間就能變成「黃金三分鐘」。知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曾透露,他的不少有趣的想法就是在刷牙的時候冒出來的。為此,一個牙膏公司還詢問他是否可以把刷牙和思考的關係用在廣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