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華夏/仙女潭\黃秀蓮

  圖:仙女潭一景。\作者供圖
  圖:仙女潭一景。\作者供圖

  仙女潭,秀麗出塵,靈氣流動,然而俗世未識,故而遊客稀疏,凡塵未侵,喧囂少聞。

  高鐵載我們到江西南昌,行行重行行,第四天旅遊車駛到大茅山梧風洞。梧風洞不是山洞而是群山環抱的峽谷,旅遊專用的登山小車沿山路盤旋。坡度陡峻,越高越覺清涼,秋日涼而不寒。小車無門無窗,增加了人與自然接觸的機會,山林清逸,草木清香沁透在空氣裏,城市人此刻肺葉舒張,神清氣爽。路的兩旁樹木不盡,漫山翠色,深深淺淺,怡養眼目,未抵仙潭,眉睫已差點兒染上黛色。山勢蜿蜒,忘路之遠近,車子終於停下,走進峽谷得步下石階數十,尋幽探微,仙女潭原來藏在峽谷裏。

  幽谷甚小,布局極美,美得令人屏息斂氣。仙女潭是武俠小說裏的場景,眼前恍惚一對少年師兄妹石上瀑旁凌空翻身,練功舞劍。峽谷不深,谷底不闊,但見溪流從山石交錯之間曲折而來,忽遇斷石,無所依託,陡然直墜,乃成小瀑。水落溪床,本往低流,不意十餘呎外一側巨石橫亙,另側石塊相疊,剛巧池塘一樣圍溪抱水,聚水成潭。水積聚多了,便越過石塊穿過石隙往前流去,於是潭水常鮮溪水長流。

  眼前之景,山、谷、樹、石、瀑、潭、溪,局部看來,並無足以驚艷之處,奇怪是組合起來竟然美得到令人嘆絕。以潭為名,則水是主角,水來自瀑,秋日雨水不多,水量仍算豐沛,然而不論長闊皆又窄又短,僅得六、七呎,張開雙手幾乎可以把瀑布抱住。瀑布縱使小巧,可是姿態靈動,落水時激起點點飛沫與淙淙水聲,於是幽谷有聲靜中有動。潭小且淺,一望見底,不見沙泥只見卵石,飛瀑流泉注其中,樹木倒影浮其上,於是一潭碧色,粼粼漾漾。

  瀑,無澎湃水勢;潭,無千呎之深;溪,無激湍之流;石,無嶙峋之態,都給溪水打磨得光滑圓潤,唯巨石方而平,正好供遊人三五立石顧盼,舉相機留影。瀑以雄奇壯觀為美,此潭卻輕靈恬靜,陰柔秀美如歐陽修的古文。水聲清越,泠泠作響,山谷幽逸,仙女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