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牠經濟」不規範 食安等風險暗藏

新春寵物消費潮挖掘了更細分深入的寵物消費賽道,為養寵家庭帶來更多過年樂趣和儀式感。同時,也有一些問題與風險暗藏。大消費行業分析師楊懷玉認為,當下寵物消費市場主要呈現個性化、高端化以及情感化消費等特點,但也存在市場規範性不足、專業人才短缺、法律法規滯後以及價格不透明等問題。例如在涉及寵物入口食物的年夜飯風潮中,許多家長在為毛孩子選擇年夜飯時,食品安全和資質成了關鍵問題。
節前漲價機制應透明合理
有些寵主會選擇所謂的「人食級」年夜飯。但一方面,市面上能夠宣稱「人食級」的商家不多,大部分產品仍是「食品級」或「飼料級」;另一方面,有寵物醫療專業人員表示,「人食級」一般指達到了人類可食用標準的產品,通常不會添加過量的防腐劑和添加劑,可以較大程度保留食材營養。但「人能吃」並不意味着更符合寵物的營養需求,最終還是要選擇適合寵物本身的食品進行餵養。
寵物烘焙行業正在迅速興起,但相應的食品安全監管、行業標準、生產流程規範等還未跟上,大量「小作坊」充斥市場,食品安全和營養問題難有保障。同時,相對專業化程度較高的寵物洗護美容行業也面臨競爭激烈、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價格不透明等問題。例如隨時上漲的節假日服務費也為不少寵主帶來煩惱,有寵主表示,可以理解服務行業的價格在節假日有一定程度上浮,但漲價機制應該透明合理,例如提前公示,給予消費者充分的知情權等,同時漲價應有限度,且要保障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