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與魯比奧通話 中美合作妥控分歧
沈逸 教授 復旦大學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主任
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應約同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通電話,傳遞出謹慎樂觀的積極信號。
通話突出了大國政治的成熟。外交是內政的延續,一個國家確立了發展戰略、發展道路與發展模式,進入大國政治的成熟階段,是其對外戰略保持穩定的發展前提與基礎。王毅在通話中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人民的選擇,中國的發展有着清晰歷史邏輯和強大內生動力,我們的目標就是讓人民過上更好日子,為世界作出更大貢獻。我們無意超越或取代誰,但必須捍衛自身的正當發展權利。
這是對中國總體發展道路和發展戰略的系統性闡述。大國政治的成熟,奠定了對外戰略持續、穩健與可預期的基礎,也為中美關係良性發展,注入了至關重要的穩定因素。
兩國外交互動更趨成熟
通話又突出了大國外交的成熟。王毅在通話中表示,習近平主席1月17日同特朗普總統舉行重要通話,達成一系列共識。中美關係發展迎來新的重要節點。習近平主席全面闡述了中國的對美政策,特朗普總統予以積極回應,表示期待同習近平主席保持良好關係,強調美中合作可以解決世界上很多問題。
中美元首直接通話,為美國新一屆政府任內中美關係設定了總體良好的氛圍,中美關係再度面臨可以通向務實合作的重要節點。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政治上日趨成熟穩健,能夠精準且靈巧地分析美國的話語和行動,並適時展開良性互動,為推動中美關係回到務實合作的健康發展軌道,貢獻中國智慧與中國力量。
整體看,中美兩國外交已經形成了成熟的互動模式。正如王毅在通話中指出的,兩國元首為中美關係指出了方向、確立了基調。雙方團隊要落實好兩國元首的重要共識,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保持溝通、管控分歧、拓展合作,推動中美關係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找到新時期中美兩國正確相處之道。
台灣問題涉及中國的核心利益,是中美關係中的底線與紅線。王毅在通話中闡述了中方在台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要求美方務必慎重處理。王毅強調,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我們絕不允許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美國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中就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作出了莊重承諾,不能背信棄義。
對於台灣問題,王毅的表述言簡意賅,清晰明了。從魯比奧的回應來看,顯然美方也對此作出了較為明確且可以認為是積極的回應。魯比奧表示,美國和中國是兩個偉大的國家,美中關係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將決定世界的未來。美方願同中方坦誠溝通,妥處分歧,以成熟和謹慎的方式管理好雙邊關係,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維護世界的和平穩定。美方不支持「台灣獨立」,希望台灣問題以海峽兩岸都能接受的方式得到和平解決。相比美國國內競爭性政治過程中的魯莽發言,以及其本人擔任國務卿之前很難稱得上是成熟和謹慎的表態,在通話中,魯比奧的表述還是有一定建設性。
中方言辭莊重堅守底線
王毅在通話中儒雅而不失堅定地指出,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應當承擔應盡國際責任,應當維護世界和平,應當幫助各國實現共同發展。王毅同時以「好自為之」四個字送給魯比奧,希望他為中美兩國人民的未來,為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王毅的說話既體現了堅持合作、管控分歧的務實,又展現守護國家核心利益,守護原則底線的堅定與強硬,話鋒與言辭堪稱「包裹着天鵝絨的鋼鐵」。「好自為之」一詞更是在中文社交媒體平台呈現現象級的刷屏,好評如潮。
總體來看,雖然中美關係存在可以預期的不確定性,甚至無法排除和避免必然出現的疾風驟雨,但此次王毅應約與魯比奧通話,讓全世界期待中美關係健康發展的人們,看到了謹慎樂觀的積極信號,這對今天的世界來說,是一份彌足珍貴的禮物,值得大家共同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