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區等基建將在預算指標下完成

●甯漢豪強調沒放棄交椅洲人工島計劃。圖為交椅洲。 資料圖片
●甯漢豪強調沒放棄交椅洲人工島計劃。圖為交椅洲。 資料圖片

  甯漢豪:工程需按優次進行 交椅洲人工島計劃研「攤長嚟做」

  香港特區政府去年公布未來4年工務工程平均每年開支900億元,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昨日接受電台訪問時透露,在財政司司長下月發表的新年度財政預算案,政府將再公布多一年工務工程預算。雖然政府面對財赤,但她表示所有基建項目,包括北部都會區發展等都能在預算指標下完成。同時,工程項目需按優次先後進行,所有非主要房屋項目,例如海濱美化、公園設施等或要調整步伐。有關交椅洲人工島建設計劃,她強調前期研究工作仍在進行中,例如引入融資及片區開發,或「攤長」有關工程等,並不存在放棄。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僖

  特區政府面對千億財赤,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在出席一公開活動時表示,政府會以「節流為主,開源為輔」應對,大方向是進一步節約經常開支,但強調基建開支不會減少,未來4年每年基建開支約為900億元。

  非房屋項目或要調整步伐

  甯漢豪昨日在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特區政府會按指標開展各項基建工程,包括新界北新市鎮發展項目,相信能按指標做到。不過,面對財赤,需要調整發展項目的優次,非主要提供房屋的項目,包括美化海濱及公園設施工程等可能要調整步伐。佔地過千公頃的新界北新市鎮,其中200多公頃就劃為優先發展,發展企業園、大學城及私人住宅。

  在控制北部都會區造價方面,甯漢豪表示,政府正研究中央採購建築材料的可行性,同時會檢視建築標準以降低成本:「有時談標準,一定講求安全的標準、高質素的標準,但有時會否過高?有這樣的情況出現,標準過高,但其實技術已經很先進,樁柱已經不需要太厚、太長,它都會有足夠承載力。如果我們不檢視這些,有時成本就會耗費在這些位置。」

  交椅洲可引入融資及片區開發

  原訂今年開始的交椅洲人工島建設計劃,其後推遲,甯漢豪表示,政府會視乎研究進展等逐步推展:「政府不存在放棄交椅洲發展,仍然在進行前期研究,會『咬實牙根』推展下去。但工程要有優次。交椅洲填海的1,000公頃,可以有多種財務安排,例如可以引入融資及片區開發;我們正研究能否『攤長』有關工程。就算本屆政府任內未能展開,政策要有延續性,交椅洲項目仍然是香港長遠需要,是香港土地空間布局的長遠策略。」

  截至上月底,特區政府本財政年度賣地收益約40多億元,低於預算的330億元,甯漢豪解釋,地產市道未完全恢復,回暖也需要時間,這是可以理解的,周五截標的大圍美田路住宅地反應理想,收到不少的標書,相信最終收入會再增長,而今季重推2023年曾流標的一幅東涌住宅用地,相信有地產商感興趣,對能成功落標審慎樂觀。

  不過,她承認,這與原先預計的年度收入仍有差距,「客觀原因都未必會達到原先估算的300多億,我覺得這個是我們現在地產市道未完全恢復時候,其實都是一個可理解局面,都要時間讓它慢慢回暖。」

  被問及本財政年度私人單位供應8,300多伙,只達預計目標的63%,甯漢豪表示,過去4年私人房屋供應超標完成,足以抵消今個年度私樓不足的情況,「私營工程量放緩是不爭事實,去年工程量下跌約四成,並不能單靠政府工務工程補足。政府已經透過加快審批過程,鼓勵私營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