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發展/發展局:北都提速推進 發展與保育並存

  右圖:新田科技城概念圖。左圖:新田科技城總發展面積達六百二十七公頃,大致由創新科技園區和新田市中心組成。圖為新田一帶。\大公報記者遂初攝
  右圖:新田科技城概念圖。左圖:新田科技城總發展面積達六百二十七公頃,大致由創新科技園區和新田市中心組成。圖為新田一帶。\大公報記者遂初攝

  特區政府面對千億財政赤字,早前宣布會以節流為主。有專家近日表示,建議擱置甚至取消大嶼山人工島項目及新田和三寶樹濕地上的「創新科技園區」以應對財赤。發展局昨日回應《大公報》查詢時表示,北部都會區是香港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他們會在保持公共財政穩健的前提下,提速推展北都內與經濟及房屋發展相關的工程。

  發展局回應《大公報》昨日查詢表示,北部都會區是香港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他們會在保持公共財政穩健的前提下,提速推展北都內與經濟及房屋發展相關的工程。同時,政府一直秉持「發展與保育並存」的理念,發展局會設立約338公頃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原址保留魚塘或濕地,並透過積極的保育工作提升其生態價值,不單為填塘作出生態補償以達至生態功能及承載力不會因發展而出現淨減少,更可提升后海灣整體濕地的生態價值。

  新發展區加強防洪能力

  此外,當局會完整保留米埔內后海灣的拉姆薩爾濕地,亦會保留落馬洲管制站以北約300米闊的雀鳥東西飛行走廊,並會將現時全港第三大的米埔隴村鷺鳥林及鄰近棕地轉化為綠色休憩用地。同時活化兩條主排水道,透過融入多元化的生境,增強生物多樣性,亦提供休憩空間。

  發言人表示,新發展區將能更有效應對極端天氣及氣候變化,「我們會為新田科技城訂定合適的土地平整水平,以應對極端天氣下的暴雨及河道水位上升的情況。新田科技城已加入『藍綠建設』的設計元素。我們會建造蓄洪池,活化區內現有的排水渠系統,並會提供配備蓄洪設施的休憩用地和綠化景觀,以加強防洪能力。我們已根據《雨水排放系統手冊》的規定,在發展中採用最新的防洪標準設計渠務設施,並在進行分析時,審慎研究雨量、地面狀況及集水區的特徵和面積。」

  創科投入向來有「投入多、回報周期長」的特點,然而面對眼下的財赤,新田科技城的項目是否應成為節流對象?有專家認為,隨着氣候暖化問題日趨嚴重,將來交椅洲興建的人工島及新田科技城將出現水淹,為消除氣候變化引起海水上升造成的風險,同時促成削減基建工程支出,建議擱置甚至取消大嶼山人工島項目及新田和三寶樹濕地上的「創新科技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