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仔建遊艇泊位 吸高消費旅客

  右圖:南區旅遊資源豐富,議員認為有發展遊艇旅遊的天然優勢。圖為香港仔避風塘。\大公報記者鄭雷攝;左圖:施政報告提出在香港仔避風塘擴建部分,建設及營運遊艇停泊設施。
  右圖:南區旅遊資源豐富,議員認為有發展遊艇旅遊的天然優勢。圖為香港仔避風塘。\大公報記者鄭雷攝;左圖:施政報告提出在香港仔避風塘擴建部分,建設及營運遊艇停泊設施。

  施政報告提出推動遊艇旅遊,計劃在香港仔避風塘擴建部分等三個地點,建設及營運遊艇停泊設施。發展局昨日邀請市場在三個月內,就於香港仔避風塘擴建部分發展遊艇停泊設施提交意向書,並計劃明年尋求立法會撥款,目標於2027年完成所須法定程序。

  政府期望,以公私營合作模式推動旅遊康樂發展,由市場發展及營運遊艇泊位設施,將與海洋公園等附近發展產生協同效應,並連結淺水灣、深水灣等藍綠資源,增添對本地和海外遊客的吸引力。

  旅遊業界人士預料,有關措施能夠吸引「遊艇自由行」受眾的高消費人士。\大公報記者 劉碩源

  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推動遊艇旅遊,計劃在香港仔避風塘擴建部分、前南丫石礦場、港鐵紅磡站臨海用地等三個地點建設及營運遊艇停泊設施。昨日發展局邀請市場在三個月內,就於香港仔避風塘擴建部分發展遊艇停泊設施提交意向書,計劃於明年尋求立法會撥款,在工務工程計劃下擴建香港仔避風塘,增加公共繫泊避風泊位。政府期望以公私營合作模式推動旅遊康樂發展該項目,並於今年內敲定該遊艇停泊設施的發展參數和要求以進行各項技術評估,目標在2027年完成所須的法定程序。

  可停泊50米長超級遊艇

  發展局發言人表示,擬議遊艇停泊設施將與海洋公園和園內酒店等附近發展產生協同效應,並與南區淺水灣、深水灣等豐富藍綠資源連結,增添該區對本地和海外遊客的吸引力。

  遊艇停泊的岸上設施可設於布廠灣海濱,政府會在完成徵集意向書及地區諮詢後,考慮如何整合布廠灣海濱一帶的現有用途,活化該區並帶來環境改善。

  大公報記者翻閱邀請文件,文件指碼頭發展用地涵蓋面積約9.8公頃的水體,包括大樹灣約9公頃指定停泊區,以及現有東防波堤以北約0.8公頃指定水域;以及深灣道西側面向布廠灣的約0.3公頃土地,用作興建支援碼頭運作的服務場。指定泊位區需可容納約200艘不同類型的遊樂船隻,包括總長達50米的超級遊艇,而租賃期限則為自土地出讓之日起50年,「建築規約」期限就為48個月。

  可配合灣區「遊艇自由行」

  旅遊業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向《大公報》表示,據他了解,目前本港遊艇數量約為1.5萬艘,但合規的停泊位僅有數千個,無法繫泊的遊艇須在避風塘或避風碇泊處向海底投放船錨碇泊,無法完全滿足停泊需求。大灣區近年推動「遊艇自由行」,他表示,港島南區臨近南中國海,而當區亦有多個船廠設施,具備發展遊艇旅遊的條件。境外人士駕遊艇來港,需向海事處申請泊位,但本港泊位較緊張。他認為,增設公共泊位、完善岸上設施可滿足遊艇停泊需要,吸引到「遊艇自由行」的受眾,增加香港對高淨值人士的吸引力。

  南區區議員梁進認為,港島南區的藍綠資源豐富,自然環境優美,有發展遊艇旅遊的天然優勢,增加登岸設施有助發揮連帶效益,最大化發揮南區自然資源的價值。他並稱,發展遊艇經濟有助於帶動區內餐飲、零售等行業的發展,亦會增加區內就業崗位,帶動地區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