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語/瑞銀:港IPO料登全球前三

2024年共有70家公司在港股市場完成IPO(首次公開招股),總募資額超百億美元至112億美元(約873億港),較2023年顯著反彈。瑞銀證券全球投資銀行部聯席主管諶戈向《大公報》表示,去年香港IPO融資規模全球排名第四,隨着內地宏觀經濟環境的逐步恢復,以及更多A股公司開啟赴港上市計劃,今年港股IPO總募資規模或超1000億元,全球排名有望進入前三。他並指,當前愈來愈多A股行業龍頭公司選擇赴港上市,「『A to H』仍是今年港股IPO市場的一大主題」。\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
瑞銀證券的數據顯示,2024年恒生指數累升17.7%,MSCI中國指數亦上漲16%;同期,滬港通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逾8000億元,明顯高於2023年的3188億元淨流入量。諶戈說,上述數據的積極變化反映投資者的情緒,且對港股整體估值有較大幫助。他認為,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是亞洲地區重要的市場,外資高度關注中國刺激政策的前景,以及經濟復甦的動態。去年港股IPO融資規模列全球第四,更大程度得益於港股市場不俗的投資回報。
投資者偏好企業增長穩定
去年內地行業龍頭企業在港股市場的募資表現最搶眼,其中美的集團(00300)募資規模位列去年全球IPO募資金額榜第二名。
諶戈指出,去年赴港IPO的內地企業中,有超50%的企業來自工業相關行業,其中不乏「美的」這樣的先進製造業龍頭。赴港再融資企業的行業分布相對更均衡,涉及科技、礦業、能源、消費等。他說,港股投資者較追求消費、工業、科技等「現金流強、有穩定增長」的企業,此類企業今年表現預計活躍,「『A to H』仍是今年港股IPO市場的一大主題」。
畢馬威:綠色產業勢成新增長點
畢馬威中國「香港資本市場組」主管合夥人劉大昌就觀察到,去年港股市場前十大IPO中,有更多企業來自TMT(科技、媒體和電訊)行業。他並稱,消費品行業企業過去兩年在港股募資額最大的IPO中均佔重要地位。他據此判斷,科技、醫療保健、消費升級領域有望在港股IPO市場中佔據更重要地位;隨着環保意識的增強及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綠色產業相關企業IPO或成為新增長點。
劉大昌相信,隨着港股IPO市場的持續向好,香港作為上市目的地的吸引力將不斷提升。除了中證監鼓勵內地龍頭企業赴港上市,加之「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基調,均會繼續推動赴港IPO趨勢。更多中東證券交易所被納入認可列表,也有望吸引中東企業赴港作第二上市。
諶戈分析,全球利率調低環境中,香港地區的利率水平預計下調,通常這將對股市帶來正面支持。另一方面,隨着去年9月末以來一攬子政策的持續發力,今年內地宏觀環境料逐步恢復,基本面因素同樣對港股有較正面的影響。此外,監管部門非常鼓勵內地企業將港股市場作為海外的首選融資平台,且愈來愈多A股上市公司正積極謀劃赴港上市,以達成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