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受災村民新宅迎新春:有家的感覺心裏熱乎乎
春節臨近,位於遼寧西部的葫蘆島市綏中縣明水滿族鄉祝家溝村的鄉親們正用他們最傳統的方式迎接新春的到來——高高掛起的大紅燈籠、火紅喜慶的春聯窗花、熱氣蒸騰的農家爐灶,年味正在這座嶄新的村莊中鋪開。「有家的感覺,心裏熱乎乎的。有房子住了,有家了,這就不怕了!」村民王寶維的老宅在去年8月下旬的那場歷史罕見的超強降雨中被損毀,經過近兩個月的重建,像他一樣受災最嚴重的41戶186名村民在入冬前都搬入了新居。
去年8月19日至21日,葫蘆島遭遇有氣象紀錄以來最強降雨,其中受災較重的鄉鎮12個小時降水量相當於正常年景的全年降水量,「半天下了將近一年的雨」。
位於山區、地勢低窪的祝家溝村是受災最為嚴重的鄉村之一。村裏積水最深處達到6米,51戶村民住房受損,其中41戶已經不具備在原址修復重建的條件。王寶維的家就在其中,「當時心裏想,完了,這個家沒了,半生的精力全毀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不到兩個月時間,一座「祝家新村」拔地而起,他和一家10口人在新家迎來了生活的新轉折。「現在的大房子120平(方米),屋裏有3個大臥室、1個小臥室,還有1個衞生間、1個開放式廚房。」
葫蘆島市建昌縣黑山科鄉楊樹底下村也是受災最重的村子之一。災後41天,這裏就完成了新房建造,一個多月後,47戶受災嚴重的村民全部搬入新居。「俺們老兩口是第一個搬進來的,搬家那天,什麼也不用拿,就帶了把掃帚,新家裏面什麼都有,炕席、被褥、鍋碗瓢盆都是新的。」村民于保勤老兩口入冬前就住進了面積100平方米的寬敞新房,村裏還為每戶人家免費提供了電視、冰箱、洗衣機、燃氣灶、電飯煲「五件套」,讓他們的新家溫暖如初。
1.6萬餘戶災損農房如期完成修繕重建
更讓受災村民暖心的是,他們的新家還有諸多「硬核」細節——外牆採用了裝飾保溫一體板,能達到B2級消防要求。窗戶採用斷橋鋁,雙層結構設計能夠起到隔熱保溫作用。室內還安裝了一氧化碳報警器,可以有效預防冬季一氧化碳中毒……
香港文匯報記者從葫蘆島市了解到,去年這場特強降雨之後,當地迅速擴面轉移群眾5.4萬餘人,先後有10餘萬人投身搶險救災,僅用一周時間就搶通通信、電力、道路「生命線」。如今,1.6萬餘戶災損農房如期完成修繕重建,確保受災群眾及時住進新房、溫暖過冬。160所學校受災中小學全部按期開學,災區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
●香港文匯報記者 于珈琳 遼寧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