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愛凌 徐夢桃等名將在列 亞冬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成立



哈爾濱亞冬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昨日(24日)在北京成立。代表團總人數257人,其中運動員170人(男、女各85人),平均年齡23歲,報名參加全部6個大項、11分項和64小項比賽,其中147名運動員將首次參加亞冬會。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欣欣、于海江 哈爾濱報道
在以往的八屆亞冬會上,中國代表團三度位列獎牌榜榜首,其中有兩次是作為東道主。本屆大賽上,力爭取得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將是中國代表團的目標。
參賽運動員中48人參加過北京冬奧會,包括谷愛凌、高亭宇、徐夢桃、齊廣璞、范可新、劉少昂6位北京冬奧會冠軍將在本土繼續出戰。其中谷愛凌確定參加自由式滑雪U型場地的比賽,並計劃兼項參加大跳台和破面障礙技巧的競爭。作為中國冰雪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團隊之一,短道速滑隊也將由奧運冠軍級別的選手范可新、劉少昂、林孝峻等領銜參與競爭。中國運動員將在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U型場地技巧,大跳台和坡面障礙技巧等項目上,盡最大可能奪取金牌,努力創造亞冬會歷史最好成績。
米蘭冬奧「前哨戰」練兵價值突出
米蘭冬奧會將於2026年舉行。因此,本屆亞冬會將成為各支隊伍參加冬奧會的「前哨戰」。亞冬會組委會副主席、中國奧委會副主席周進強接受採訪時表示,北京冬奧會後,我國冬季運動站在一個新起點、新高度,也面臨着新局面、新挑戰。對冬季項目國家隊米蘭冬奧會周期訓練備戰而言,哈爾濱亞冬會是一次重要的練兵,在發現人才、鍛煉隊伍、檢驗備戰成效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哈爾濱亞冬會的設項較往屆大幅增加,練兵價值突出。本屆亞冬會所設項目中,有31%的小項是首次進入。其中,滑雪登山所涉及的3個小項均是首次進入亞冬會,也被確定為米蘭冬奧會的新增項目。國家體育總局將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大運動量科學訓練原則貫穿備戰全過程,總局與地方共建多支冬季項目國家隊,有效提升了備戰的整體效能。
競爭異常激烈 優勢項目期待新突破
本屆亞冬會,中國、日本、韓國競技實力相當,競爭也將異常激烈。進入米蘭冬奧周期,中國隊部分傳統優勢項目的優勢正在減少。中國短道速滑隊主教練張晶此前就表示,新賽季賽制變化較大,中國隊在新賽季兩站世界巡迴賽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對手的實力也在增強,隊員們正在努力適應,並通過比賽積極調整狀態。
在備受關注的冰球項目中,中國男子冰球隊目前在國際冰聯排名第26位,在本屆亞冬會參賽隊伍中排在第4位。目前,隊伍正在加緊集訓,力爭在亞冬會上獲得獎牌。國家女子冰球隊目前在國際冰聯排名第12位,在本屆亞冬會參賽隊伍中排在第2位,中國女冰將在亞冬會上向金牌發起衝擊。
本屆亞冬會代表團參賽運動員中年齡最大的40歲,年齡最小的16歲。有26名少數民族運動員,來自滿族、蒙古族、哈薩克族、朝鮮族、藏族、回族、俄羅斯族、維吾爾族、彝族9個少數民族。代表團成員中還有20名來自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新西蘭等11個國家的外籍教練員和保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