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中證監新招料今年引1.7萬億入市

  香港文匯報訊 中央金融辦、中證監等六部門22日聯合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並在23日舉行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昨日分析指出,該行預計保險、公募與社保有望在今年為A股市場分別帶來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5,900億元和1,200億元的長線資金淨流入,即首年合計帶來1.71萬億元長線資金淨流入,而長線資金入市與市值管理將構成改革的一體兩面。

  保險資金淨流入或達1萬億

  根據《方案》,對於保險資金,具體安排包括:(1)力爭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於投資A股;(2)第二批保險資金的長期股票投資試點將在今年上半年落實,規模不低於1,000億元;以及(3)延長考核周期。孟磊表示,考慮到債券收益率下行,該行認為存量保險資金對股票的配置比例也將穩步提升。鑒於以上全部內容,今年A股市場有望迎來合計約1萬億元的保險資金淨流入(2022/2023/2024年保險資金淨流入據瑞銀估算約為7,800億/3,100億/7,400億元)。

  對於公募基金,方案明確其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來三年每年至少增長10%。靜態估算下,2025/2026/2027年公募將至少增持A股5,900億/6,500億/7,100億元。由於市場股價可能存在波動,公募的實際增持規模會產生變化。總體而言,公募可以通過新發權益類產品或調整存量混合型基金的資產配置比例來實現目標。對於社保基金,假設其資產總額以過去十年9%的年化複合增速進一步增長,且股票配置比例維持在40%,瑞銀估算其有望在今年為A股市場帶來1,200億元的資金淨流入。

  建設以投資者為本的A股市場

  瑞銀認為,長線資金入市與市值管理將構成「建設以投資者為本的A股市場」改革的一體兩面。在該行看來,市值管理改革將提升上市公司品質與股東回報:(1)加大分紅與回購力度以提升長期回報率(「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兩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提供助力);(2)穩定股息回報率以吸引險資等配置型資金;以及(3)改善資訊披露與公司治理以吸引長線外資。與此同時,長線耐心資本入市可從資金面為A股市場「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