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機場 第四跑道啟用導航全球領先

粵港澳大灣區機場群「羽翼」再煥新!繼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於去年11月底正式啟用後,廣州白雲機場第四跑道於23日投入使用,白雲機場也成為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唯一「四跑道」機場,可採用「雙起雙落」混合運行模式,進一步釋放保障能力和運行效率。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第四跑道配備了全球領先的導航系統,大幅提升機場的夜間運行能力。目前,機場第五跑道正在加快建設中,白雲機場將被打造為「全方位門戶複合型國際航空樞紐」。\大公報記者 方俊明廣州報道
航班「雙起雙落」 提高運行效率
23日早上,隨着第四跑道迎來第一個航班,白雲機場正式進入「四跑道時代」,助力該機場提升航空運輸能力、優化飛行保障體系,亦將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注入澎湃動力。據悉,白雲機場第四跑道長3400米、寬45米,飛行區指標為4E,滿足大型E類飛機的起降要求。新跑道依照國際先進標準設計與建造,具備強大的承載能力與穩定性,保障各類大型客機在起降過程中的安全與平穩。
大幅提升夜間運行能力
同時,第四跑道配備了全球領先的導航系統,可全方位引導飛機起降。先進的燈光系統,如同璀璨的星辰,在黑夜中為飛機指引方向,大幅提升機場的夜間運行能力。第四跑道投運後,白雲機場將新增區域面積4平方公里,據初步估算,飛行區面積將達18.4平方公里,南北跨度最長可達約6公里、東西跨度從3公里增至3.9公里。
「第四跑道啟用後,白雲機場東西兩組近距跑道,可採用『雙起雙落』的混合運行模式,保障能力和運行效率將進一步釋放,為增加機場的高峰小時容量提供更好的支撐,同時節約飛機在跑道外等待的時間,進一步提高白雲機場航班正常性、提升放飛效率,優化旅客出行體驗。」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說,第四跑道建設是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的重點內容之一,第五跑道目前也加快建設中,白雲機場正朝着通達全國、聯通洲際、輻射世界的「全方位門戶複合型國際航空樞紐」全速邁進。
據了解,作為內地民航機場建設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改擴建工程,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項目總投資達544.2億元人民幣,包括建設第四、五跑道、T3航站樓及綜合交通中心等。未來,白雲機場將成為全國第一個五跑道單體機場。最近,綜合交通中心也順利實現採光頂鋼結構全面封頂,規劃引入6條高鐵、3條城際軌道等。三期擴建工程項目建成後,白雲機場年旅客吞吐能力、貨郵吞吐能力將分別達到1.2億人次、380萬噸,較目前增長50%、52%;終端旅客吞吐能力將達1.4億人次、貨郵吞吐能力達600萬噸,客貨吞吐規模將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
穗港聯程航班 讓旅客無縫銜接
「白雲機場與香港機場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航空樞紐,合作空間廣闊,共同推動大灣區的發展。」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鄭天祥表示,兩機場可以共享航空網絡、客戶資源以及物流設施等,實現優勢互補。譬如,白雲機場可以利用其龐大的國內航線網絡,與香港機場豐富的國際航線相結合,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的中轉服務;而兩機場的物流設施亦可實現共享,提高物流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穗港機場還可以共同研究航線布局,避免不必要的競爭,尋求更多合作機會。比如開通更多的聯程航班,方便旅客在兩個機場之間無縫銜接。」鄭天祥建議,兩機場還可在粵港澳大灣區低空出行網絡、航空城建設以及空港經濟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推動大灣區的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