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前景樂觀 政策料有驚喜

  圖:黃海洲昨日出席論壇表示,對今年中國經濟持樂觀態度,認為開放才是最大紅利,並相信政策方面會有驚喜。\大公報攝
  圖:黃海洲昨日出席論壇表示,對今年中國經濟持樂觀態度,認為開放才是最大紅利,並相信政策方面會有驚喜。\大公報攝

  【大公報訊】近日內地多省份公布2025年本地生產總值(GDP)目標增速,多集中於5%至6%區間。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黃海洲昨日出席論壇表示,對今年中國經濟持樂觀態度,認為開放才是最大紅利,並稱相信政策方面會有驚喜。瑞銀董事總經理、財富管理亞太區投資總監及宏觀經濟主管胡一帆則預計,3月兩會推出的政策或較市場預期的更為溫和,預料年內會增加2至4萬億元的中央財政刺激措施。

  黃海洲指出,此前特別國債的發行是否形成有效需求有待觀察,落地力度亦有比較大的提升空間。而近期北京舉行政策吹風會,從政策取向方面,相信貨幣政策及財政政策在2025年都會更加積極。黃海洲強調,對外開放及對內改革需同步進行。

  國際角度,黃海洲表示,疫情期間,美國資本市場進一步擴張,市場規模佔全球的比例亦顯著提升,而這一增長與美國政府的財政政策密切相關。特朗普上台後,將着力「去監管」,應會進一步推高通脹,對其他面臨較低增長的經濟體施加壓力。此外,他認為,美元走強對其他貨幣所產生的影響亦值得關注。

  內房去庫存或明年完成

  胡一帆認為,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仍然在於房地產,而解決則需要財政發力。根據瑞銀庫存模型早前數據,去庫存或將在2026年中旬完成。

  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則表示,外部環境不確定,中國需要先「理好國內事情」,包括房地產及消費失衡的問題,應「現有政策工具能用就先用」,才能在面臨外部風險情況下,將自身經濟有更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