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人長大了
黃冠麟 學研社成員、文化工作者
分享幾件日常小事,被插隊、被大聲指令、目睹腹大便便的孕婦被爭座位,我稱肇事者做壞人。壞人主要是中老年,我的案例中還另加隨地吐痰和煙蒂亂丟的問題,總之就淪喪公德。這個命題或許有些刺眼,但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嚴重的、腐蝕根本的社會問題。不把問題刨掉,香港玩完。
社會壞人很多。健步如飛的壞人,對關愛座的實際需要,想必比怕被撞的孕婦還要少,哪來的底氣去爭?欺善而已。插隊就恃老賣老,外加博同情。我在健康院藥房,有個阿叔看我年輕,就一步步走向我,大條道理站在我前面。其實,藥單有號碼,叫號取藥根本不用排隊,壞人習慣要佔好處。我忍不住開火:「你插隊啊,阿叔!」壞人望向我,人繼續擠進來,口中碎碎不停「叫號叫到我啦」、「你後生你啱啊,讓我先啦。」我只能在心中念我的佛,忍手不把他拉開。
壞人把好人一次次剝削,久而久之,好人不想再吃苦頭。我慶幸所見到的壞人,主要都是中老年。仔細想想,其野蠻行為不一定始於其中老年。但他們所剝削的好人,亦不限於中老年。壞人態度和行為,直接產生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導致資源爭奪,讓社會降維。壞人善於測試底線,有電視台節目有料可報,就是壞人把好人逼到極限,好人求助無門,最後訴諸公論。
壞人都有少年時,我始終相信人性本善。法律懲處違法的人,是社會約定道德底線之下的紅線。淺層一點講,當影響公德的行為引起道德與法律夠狠、夠辣的雙重鞭撻,社會何愁不能大治。將壞人止於少年時,讓學童從小習慣「慎獨」、「正己」,教育界應避免助力家長將學知識與學童未來的利益、享受物質主義掛鈎,做到真真正正的加強德育。促進公德,培養社會大眾的同理心、同情心,也具有減少內耗,維持各界有效運作的工具性。賞善罰惡,此時不做,更待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