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火警召喚37828宗 年升4.8%

●消防處處舉行年終回顧記者會,簡報消防處在2024年的工作。 香港文匯報記者聶曉輝 攝
●消防處處舉行年終回顧記者會,簡報消防處在2024年的工作。 香港文匯報記者聶曉輝 攝

  多屬警鐘誤鳴 成災火警5222宗比前年多154宗

  特區政府消防處昨日舉行記者會總結去年工作,指出年內共接獲37,828宗火警召喚,按年上升4.8%,當中不少為警鐘誤鳴,主要與濕度及降雨量等環境因素有關;成災的火警則有5,222宗,按年增加154宗,當中95.6%能於召達時間內到場,較服務承諾標準高3.1%。另外,消防處去年亦接獲逾78.4萬宗緊急救護召喚,96.1%能於召達時間內到場,亦較服務承諾標準高3.6%。消防處處長楊恩健表示,該處將於今年3月成立「新建消防設施一站式驗收統籌辦公室」,可將驗收工作由原來52個工作天大幅縮短至35個工作天,而公營房屋因平面圖及消防裝置位置較商業大廈簡單,更可進一步縮短至22個工作天。 ●香港文匯報記者 聶曉輝

  楊恩健昨日回顧去年工作時指出,成災的火警個案增加,主要是與煮食爐火、汽車火警及燒焊產生火花而引致的火警有關。他特別提到,去年4月9日洪水橋洪雅路地盤發生歷時近42小時的四級火警,消防處首次使用室內定位設備,以實時監測前線人員的位置及安全狀況並標示待救者的位置,大大縮短搜索時間及提升前線人員的安全。

  逾46萬次巡查 檢控4967次

  防火規管工作方面,消防處去年共作出逾46萬次巡查,合共發出17,775張「消除火警危險通知書」並提出4,967次檢控。

  此外,因應華豐大廈火警,消防處根據風險為本原則,對約1,000幢火警風險較高的舊式商住樓宇進行了約8,200次主動巡查,合共發出8,661張「消除火警危險通知書」。在5,991張已到期的通知書中,逾90%已獲遵辦,火警危險再次出現的個案只有4宗。楊恩健形容成效顯著,相關大廈由早期平均每幢有11個火警隱患,至去年底減至平均兩個。

  另外,立法會上月通過修訂《消防安全(建築物)條例草案》,引入機制賦權特區政府代舊樓業主進行消防安全改善工程。楊恩健表示,將會先由諮詢委員會訂出揀選樓宇準則,然後揀選10至20幢目標樓宇推行先導計劃,期望今年第四季開展代辦工程,預計明年中完成,之後再每年處理20幢至60幢舊樓的代辦工程。消防處並計劃於今年第一季成立「消防處樓宇改善特別職務隊」,每年主動巡查1,800幢舊式樓宇,加強執法及消防安全教育工作。

  3月將設「消防驗收統籌辦」

  至於計劃在今年3月成立的「新建消防設施一站式驗收統籌辦公室」,他表示現時驗收工作由提出申請到完成驗收、核實所有圖則文件以及最後發出消防證書,一般需時約52個工作天,期望日後在驗收時先製作清單供則師等認可人士參考,減省提交文件時間。該處亦會引入三維空間數據科技,處方人員未到驗收現場前,已可先了解大廈結構布局,以及消防設備是否已置於適合位置等,再以電腦核對是否符合已審批的圖則狀況以縮減時間,「較早前已在公屋項目試驗,確信可行。」

  人手方面,他指出自從於前年11月調整4個職系的入職視力測試及體能測驗要求後,去年投考消防隊長人數按年增加31%,取錄率亦由過去約逾40%升至59%。消防處副署長(行動)黃鎮業補充,體能測驗過往的合格率為60%,調整後則升至80%,他並預計今年將合共增聘超過340名各職系人員。 

  楊恩健強調,消防處今年將致力提升行業的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公眾對消防安全及應急準備的意識,以及善用科技力量提升服務效率及質素等。消防處亦會致力維護國家安全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包括深化與大灣區在訓練及技術交流上的合作等,其中粵港澳三地的救援隊伍將於3月下旬在香港舉行大型聯合跨境演練,以期進一步提升大灣區內聯合處理災害事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