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電影《想飛的女孩》《生息之地》爭第75屆柏林影展「金熊獎」
香港文匯報訊 國際影壇盛事第75屆柏林電影節將於下月13日至23日舉行,前天大會公布各項單元的入圍名單。其中有兩部內地電影入圍「主競賽單元」爭奪最高榮譽「金熊獎」,分別是由文晏編劇、導演,劉浩存及文淇主演的《想飛的女孩》,以及姚晨監製,霍猛執導兼編劇的《生息之地》。
《想飛的女孩》由文晏執導,她是2017年威尼斯電影節競賽影片《嘉年華》的導演,同時也是2014年柏林金熊獎獲獎影片《冰之下》的製片人,《想飛的女孩》講述一對表姐妹從陌生到熟悉,在大世界裏共同抵抗命運的人生歷程。《生息之地》是霍猛的第二部長片作品,他曾憑藉2018年的《過昭關》在平遙國際電影展上獲得最佳導演獎,之前姚晨就談到過自己與《生息之地》緣分匪淺,和作品的初見是在金雞創投時,被霍猛導演的劇本深深吸引,劇本中對家鄉的深厚情感引發了她的共鳴。
此外,美國導演李察連卡特(Richard Linklater)也憑新作《Blue Moon》入圍主競賽單元,這是他第4次入圍,他曾在2014年憑《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贏得最佳導演銀熊獎。曾4度贏得柏林銀熊獎的柏林影展常客韓國導演洪常秀,憑新作《大自然告訴了你什麼》再入圍主競賽單元。法國影后瑪莉安歌迪娜(Marion Cotillard)主演、Lucile Hadzihalilovic執導的《The Ice Tower》,及Jessica Chastian主演、墨西哥導演Michel Franco的美國片《Dreams》等同樣入圍主競賽單元。
曹譯文運用AI獨製長片獲讚揚
內地動畫電影《燃比娃》則入圍新生代 Kplus 競賽單元,這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繼 1982 年《三個和尚》、1984 年《鷸蚌相爭》後第三部入圍柏林電影節的作品。
導演曹譯文憑長片處女作《然後呢》入圍論壇單元。該片從最初的創意到後期製作、剪輯和配樂,全部由曹譯文一個人在AI(人工智能)的幫助下完成。曹譯文用大量的意象和獨特的想像力,描述了在超遠古時代,海陸空三界生靈和諧相處的美好景象,以及由於部分人類的自私和貪心,助長惡魔毀滅地球的故事。片中還花大量的篇幅描繪了令人痛苦的以追逐物質為核心的世界,以及女性的人生陷阱,以幫助觀眾減少對名利權情的執着,找到各自的使命,從而獲得治癒,更加積極地面對人生。論壇單元的主席Barbara感慨該影片審視現狀,散發出人性的火花,並稱讚曹譯文為「中國藝術家」,讚嘆她不僅能使用最新的AI,給予觀眾奇幻般的視覺效果和散文般詩情畫意的浪漫,還引出了發人深省的問題:人類的下一步該怎麼辦?
而台灣視覺藝術家朱駿騰執導的首部劇情長片《河鰻》則入圍今屆柏林電影節「視角單元」。
英國女星蒂達史雲頓(Tilda Swinton)將獲頒榮譽金熊獎,其1987年主演的《Friendship's Death》亦會在影展特別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