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港聲】文旅尋根:山西高平 炎帝陵拜祖及古建

●米會長分享神農炎帝在高平的來龍去脈。
●米會長分享神農炎帝在高平的來龍去脈。

  「三界,四洲,無所求……」《黑神話:悟空》遊戲角色造型讓人十分驚嘆,而遊戲角色的取景地之一,正是高平鐵佛寺。自去年開始,悟空帶火了山西旅遊,「跟着悟空·遊山西」推出後,遊客量大增。我也一直念念不忘,想到鐵佛寺現場看看,春節前這幾天終於有個機會,我與兩位合夥人闕仁村及裴超,趁着這周遊客不多,錯峰出行,直接到山西高平市去了解當地文旅。

  對香港讀者朋友來說,山西高平可能是一個比較陌生的城市,但我相信大家到高平去旅遊後,一定會感到十分震撼,隨之而來就是感嘆!尤其是喜歡尋根問祖的朋友。

  高平位於山西的東南部,澤州盆地北端,靠近太行山西南邊緣,因為四面群山環繞、中部相對平坦而得名。高平海拔800至1,391米之間,從高平往南邊的河南就是一路下山,高平人不叫「去河南」,而稱之為「下河南」。

  高平被譽為「中國古建博物館」,注意,這是指整個城市是一個大的博物館。高平現有登記在冊的不可移動文物1,574處,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7處不可移動文物,在其他城市一處難求的國保(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高平有22處,加上省保22處、晉城市保109處、高平市保33處,宋金時期的古建築,高平比長江以南所有地區加起來總數還要多,密度之大,在全國也非常罕見。「一天,直通上下五千年;一眼,可抵萬年」,這次旅程短短幾天時間實在是看不完。

  快速打開城市的一個辦法,就是去當地的歷史文化博物館參觀,再加上拜訪當地的歷史文化專家。這次十分幸運,認識了山西高平市炎帝文化研究會米東明會長,他帶我們參觀炎帝陵及介紹高平四大名片:神農炎帝故里、中國古建博物館、長平之戰發生地及上黨梆子戲曲之鄉。

  米會長是高平本地人,他在1994年擔任高平市神農鎮(原團池鄉)黨委書記期間,發現了明萬曆三十九年申道統所立,刻着「炎帝陵」的石碑,先後發現了炎帝行宮、炎帝寢宮、炎帝中廟等炎帝活動的證據。他花了多年時間,推動在五穀廟(古廟)的基礎上修建了炎帝陵,亦從2016年開始主辦了9屆「問祖炎帝尋根高平」的海峽兩岸活動及「神農炎帝祖廟聖駕台灣巡境賜福活動」,促進了兩岸一家親。

  炎帝陵在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舉辦拜祖儀式,我不禁問米會長,有香港朋友來過嗎?他說並不多,便邀請我今年帶些香港朋友一起參與,我馬上爽快答應,機會難得,在九紫離火運剛開始就能參加炎帝的拜祖儀式,也剛剛好是第10屆這麼重要,真的是太有福氣了! 問題是只有少量名額,我只能為大家盡量爭取了。

  炎帝陵之後,我們到了高平鐵佛寺,觀賞火爆全網的「二十四諸天」泥塑。現場實在是太震撼了,小小的一個房間裏,擠滿了金大定七年(1167年)製作的泥塑。古老的泥塑斑駁厚重,這種全球獨有的鐵絲加泥塑工藝,讓我們感知到原來還有一種美叫「獰厲之美」,這是文化發展到達一定高度才能創造和欣賞的美,門檻相對比較高,一輩子有緣現場看一眼,值了!鐵佛寺地方太小了,遊客多的時候,排隊一個小時,觀看一分鐘,就這麼誇張。幸好這幾天遊客不多,排隊就10來人,也沒那麼趕,我們可以多看幾眼,這趟超值了!

  因為時間關係,這次來不及去參觀其他古建,尤其是玉皇廟有我心念念的二十八星宿塑像,重點是這套塑像是全國孤品! 早在2016年,我已用AI創作出二十八星宿的數碼繪畫藝術作品了。我也在琢磨如何把高平這麼多珍貴的文旅資源數碼化,用好各種科技賦能,如:數字版權、數字藏品、RWA、元宇宙、AI、XR大空間及聲光電等,把高平文旅各種IP產業化及國內外傳播,讓更多人感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高平魅力。

  高平在戰國(公元前260年)時名稱是長平,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就發生在此地。 高平亦是國家級非遺——上黨梆子戲曲之鄉,我們這次也參觀了年味濃濃的高平釜山(不是韓國釜山)、喜鎮蘇莊、蔡志忠美術館。高平的潞綢、麵塑和琺華等也是歷史悠久,十分著名。美食方面,十大碗、大黃梨、白起豆腐、紅薯及各種類的中藥材也是十分豐富的。

  山西旅遊「晉善晉美」,還有太原、大同、忻州、臨汾、運城、晉中、長治、呂梁及晉城等城市的文旅也等着我們去發現!

  感謝此行認識的各位朋友,讓我們感受了山西高平的熱情!祝祖國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作者/圖片:文旅部 香港青年中華文化傳播大使梁家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