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雙向奔赴」提速 巧用「港式年味」引客

朱鼎健 全國政協委員
農曆春節將至,香港節日氣氛甚為濃厚,各大商場換上新裝扮。從深圳灣口岸試行「免出示證件通道」,到深圳居民恢復「一簽多行」,深圳和香港兩地居民便在兩地「雙向奔赴」上不斷提速。
筆者留意到,自香港恢復深圳居民「一簽多行」政策以來,平均每日內地訪港旅客量增加7%。去年年末,為滿足香港公眾假期市民出行需求,深圳福田高鐵站12月24日至12月29日加開往返香港西九龍站的跨境高鐵144趟。12月24日當天,香港入境事務處錄得約有44.9萬人次入境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更表示,預計全年訪港旅客量可達4500萬人次。
香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於2024年年末公布了《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充分體現特區政府對推動文旅業創新升級的積極思考和主動作為,其中更加強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吸引過夜遊客,那麼接下的春節就是個非常好的契機。根據特區政府資料,2024年全年,香港共舉辦超過240項盛事活動,共吸引旅客逾200萬人,為香港帶來約75億港元的消費額以及45億港元的經濟增加值。早前特區政府公布,2025年上半年香港將舉辦至少93項盛事,涵蓋文化藝術、會議展覽、體育賽事、節日慶典及金融創科五大類別,預計將吸引約84萬名旅客,為香港帶來約33億港元的消費收入,並直接促進經濟增長約18億港元。香港已經做好準備,敞開懷抱,迎接全世界遊客的到來。
2024年12月4日,「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隨着中國文化影響力的提升,國際人士對中國春節的認同感和參與意願也在上漲。香港獨具特色的「年味」,融合了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元素,有熱鬧非凡的煙花匯演、充滿好意頭的花車巡遊,也有熱血刺激的新年賽馬等,這些對於「年味流失」的內地遊客來說,頗具吸引力。再加上目前有6隻大熊貓為香港文旅業「助陣」,香港文旅可以說是錦上添花。
「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是香港的優勢,未來希望有更多利好,包括增加開通直飛航線、爭取更多城市試行「一簽多行」、香港自身繼續發展好「熊貓經濟」等,圈粉更多全球遊客來香港感受「東方之珠」煥發的新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