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有靈犀】靜待花開
王 欣
女兒Anna來港定居已有一段時間,雖不長,但喜見其適應良好,全然沒有對環境的不適感,令我感到一個小小的生命如此之堅韌。
Anna生命最開始的6年半都是在蘇州的福利院度過,已經熟悉了那裏的一物一景,突然改變環境,我們還擔心她有所不適。沒想到小傢伙熱情勇敢,對周遭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和探索的意慾,連對令內地人「一頭霧水」的粵語,也沒有排斥之心。
Anna在蘇州的社工老師告訴我,由於孩子自出世第一天就與生母分離,那種脫離母胎的不安全感加劇,才會令她比正常家養的孩子更加缺乏安全感,她性格中產生的各種「非正常」現象,比如上課容易走神、喜歡說小謊話,時而跟大人頂嘴,都是從這種不安全感衍生出來。
我常常在她說謊的時候或者找藉口掩飾錯誤的時候,較為嚴厲地批評她。她感到委屈會流淚,看着那可憐的小表情,我又把她抱在身上,向她解釋批評她的原因是什麼。最後,我總會告訴她:「媽媽批評你,是因為你做錯了事情,並且態度不對,但這都不影響媽媽對你的愛。無論何時,你做對了還是做錯了,媽媽對你的愛仍然絲毫不減。但做錯了事情,就要改正,尤其是不能用新的謊言去掩飾。」
六七歲的孩子已經聽得懂大人說的道理,慢慢地,Anna便減少用說謊來掩飾錯誤,而是愈來愈能夠坦蕩地面對自己的錯事。逐漸地,當她知道媽媽愛她,不會失去媽媽,她的心裏便多了一層底氣,對周圍的環境也減少了敏感, 生命的韌勁也自然增強許多。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Anna對新的學習環境、新的知識不再牴觸,雖然難,但她願意嘗試,敞開胸懷迎接新的生活,與不同的人和事建立聯繫,因為愛已經在這個小小的生命中開花結果。
當然,我要感謝蘇州市民政局及福利總院的各個級別的領導和同事,他們對Anna以及更多的大Anna和小Anna們的悉心照料和培育,從那裏走出的孩子們的身上才會有很多難得的品格。
最重要的是,我在Anna身上看到了一個熱愛生活的小生命的燦爛,每當她開懷大笑,她對一花一草表達喜愛和讚美時,我都會感恩上天賜予了我這樣一個美好的生命,在我的庇護之下,可以見其更加茁壯地成長,更待未來吐盡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