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團隊協作 解決社區難題

  丁江浩 東區區議員 民建聯執委

  新一屆區議會運作至今已有一年時間,全港18區區議員過去一年履職盡責,肯擔當有作為,為市民解決不少地區老大難問題,為地區治理作出新貢獻。區議員除了作為特區政府與市民溝通的橋樑,肩負「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重任,協助特區政府收集民情民意之外,不少區議員還同時兼任地區關愛隊成員,成為新一屆特區政府提升地區治理效能,實現良政善治,提升市民幸福感、獲得感的好幫手、好夥伴。

  新一屆直選區議員的選區服務範圍擴大不少。就以筆者為例,2023年12月以直選方式當選東區太北選區議員,選區服務人數由過往一個小區大約1.7萬人增加至17萬多人,增幅大約有10倍左右。選區範圍倍增,區議員肩擔更重的責任。由於直選區議員的知名度較高,大多數市民遇到社區問題或需要求助,好自然想起直選區議員。因此,新當選的首一兩個月,筆者的辦事處就已經接收到大量求助個案,很多個案均不是筆者以前所服務的小區,而是來自太北其他小區,工作壓力可想而知。

  在區議會資源不變,而服務對象以十倍數增加的情況下,筆者慶幸有來自同一政黨的區議員協助。太北團隊除了筆者來自地區直選,還有其他三位來自地區委員會界別和政府委任的議員。太北團隊四位區議員自當選之後,就發揮團隊精神,採取互相補位、互相協作的策略,遇到地區棘手議題,齊齊落區着手處理,發揮「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的效應,及時解決一些市民所遇到的急難愁盼問題。

  筆者曾經接觸到的地區個案,包括有市民投訴某大廈後巷污水渠爆裂,引致大量污水湧出,造成後巷惡臭及有大量污物堆積。經我們太北團隊落區了解後,得知後巷地下有太多公共喉管,沒有承建商肯接手維修,令法團束手無策。我們發揮團隊精神,協助法團向不同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了解情況,以便找到維修污水管的最佳方案。因為團隊之中有來自工程專業背景的成員,他更向法團提出一個臨時疏導污水的方案並得到法團同意,減低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每當太北團隊成員接到區內市民求助,我們都無分彼此,盡量一起會見市民或落區了解,發揮「1+1大於2」的成效。當遇到團隊無法解決的問題,我們就轉介給同一團隊的立法會議員處理,最大發揮協同效應。由於我們團隊之間不計較個人得失與付出,將大家不同的資源、力量集中起來為市民解決問題,例如法律諮詢、平安紙服務、樓宇漏水等個案,我們都會互相轉介,以便在最短時間內為市民解決燃眉之急。

  新一屆區議會直選議席選區範圍大幅增加,無論市民求助個案或地區議題,往往需要團隊協作才能發揮最好效果。筆者感謝太北團隊所有成員的全力協助,一起為市民服務,用實績回報市民對我們的支持,為地區治理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