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一粟/關稅風險降溫 春季行情可期\谷運通

  美國新一任總統特朗普周一正式上任,至今未有提及對華關稅事宜,港股止跌回升,由本月初的「六連跌」,反轉而上,走出昨日止的「六連升」,並錄得今年以來的正收益。市場走勢常常跟多數人的共識過不去,比如在關稅陰影下,投資者更傾向看好A股的表現,但事實上港股三大指數(恒指、國指、恒生科指)自年初至今,已跑贏A股。較特別的,恒生科指表現好過納指,已錄得5.16%升幅,而納指只有1.6%。

  恒生科指升5.1% 跑贏納指

  港股表現超預期,相信主要的原因跟市場存在的對關稅的預期差有關。特朗普上任前曾放話對中國產品加徵10%關稅,對加拿大、墨西哥加徵25%關稅。正式上任的第一天,只落實了對後者加關稅的安排,反而對中國產品,並未作出任何的宣示。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推遲公布,畢竟中國派了國家副主席韓正出席特朗普的就職典禮,給足了對方面子;二是中美雙方正在接觸,商討能否在關稅上達成某種交易。

  有意思的是,昨日市場有傳聞關稅可能不加了,交易條件是中方要每年購買天量級別的美國貨。只是,如果真的要購買如此多的貨品,光靠能源、農產品,似乎不夠胃納。再考慮多一層,芯片倒是可以滿足天量級的採購,但又涉及到前朝的國家安全政策。這麼一來,似乎難度挺大。

  無獨有偶,年初以來個股的表現,以內地芯片龍頭股最為亮麗,已錄得三成的升幅,深得北水的青睞。中金認為,美國上屆政府對中國半導體等領域的政策,促進中國政策制定部門提升對技術進步的重視程度,並使得市場投資者更加關注半導體、技術硬體等國產替代概念。

  根據美資大行花旗集團中國股票策略師劉顯達的分析,美國對華關稅要到下半年才會生效,首階段只會提升15%,使實際關稅平均水平由現時的19%增至34%,推算中國出口及經濟增長將因而分別遭受6%及1%的衝擊。美國目前僅宣布對加拿大、墨西哥加徵關稅,反映對美國而言,中國相對而言擁有較大談判能力。

  留意內房消費股反彈機會

  中線來看,關稅對市場的擾動仍在,建議繼續輕指數重結構的策略,注重今年表現突出的行業以及個股。3月舉行的「兩會」宣布的刺激措施,較關稅因素對後市的影響更大,留意內房、消費能否引來一波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