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施政十件大事 「完成23條立法」居首

  左圖: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頒發「最踴躍參加學校獎」。右圖: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李大宏頒發「最踴躍參加學校獎」。
  左圖: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頒發「最踴躍參加學校獎」。右圖: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李大宏頒發「最踴躍參加學校獎」。

  由大公報、香港文匯報、點新聞等23間傳媒機構主辦、52間機構協辦的「2024年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評選」結果昨日出爐,「歷史性完成23條立法 維護國安保障香港穩定發展」獲得了最多市民關注,其次依次是「三中全會指路引航 加快香港變革發展」及「北都區開發提速換擋 工商界積極響應參與」。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時表示,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評選,每年都吸引數以十萬計市民參與,代表着社會對香港重要政策的關心和期盼。多年以來的施政大事評選活動,讓政府更掌握民心民意,提升施政效能。今次評選結果,帶給政府信心,代表市民認同政府施政的大方向,使政府更有決心,成就更多市民心中的大事、好事,與大家共建香港這個美好家園。「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秉持做實事、做成事的精神,勇於面對挑戰,以行動回應市民心聲和支持,進一步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黃子龍、蔡學怡

  特首:完成光榮使命無比鼓舞

  「2024年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評選」昨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頒獎典禮。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秘書長王松苗,中央駐港國家安全公署副署長陳楓,外交部駐港副特派員潘雲東,解放軍駐港部隊副司令員譚志偉,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兼大公報社社長、香港文匯報社社長李大宏,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房屋局局長何永賢等出席主禮。香港政商界、社會團體、文化界、媒體高層等250餘位嘉賓應邀出席活動。主辦方發布了備受矚目的「2024年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並播放精選片段,與嘉賓共同見證2024年度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評選結果誕生。

  李家超在典禮上致辭表示,特區政府施政以服務市民為中心,努力回應社會訴求。不論是昨日揭曉的十件大事,還是政策措施,政府的每一個決定,都是為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為市民添幸福而作出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行穩致遠,是香港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保障。去年,香港特區光榮完成基本法23條本地立法的憲制責任,完善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我很高興見到完成這個光榮責任和歷史使命的工作,獲評為香港施政十件大事的首位,特區政府、立法會和廣大香港市民共同譜寫這光榮歷史,使我無比鼓舞、無比驕傲。」

  他表示,國安家好,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讓香港可以全神貫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中央一直是香港發展的最強後盾。過去一年,國家處處展現對香港的支持和關心,推出一系列惠港措施。本屆政府銳意改革,不斷求變、識變、應變,因地制宜破瓶頸、補短板,團結社會各界靈活應對挑戰和機遇。北部都會區是香港發展的新引擎,將推出「片區開發」,並鼓勵本地和海內外企業參與北部都會區發展。歷史性改變以往香港股市因天氣影響而停市的做法,實行「打風不停市」,與全球主要市場看齊。

  把改善民生政策落到實處

  李家超續指出,政府去年推行各項惠民政策,取得一定成果,感謝市民的支持和認同,包括撤銷所有樓市「辣招」、打擊濫用公屋、提出「簡樸房」制度取締劣質「劏房」、擴大基層醫療服務、推動中醫藥發展等,把改善民生落到實處。

  「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評選」由大公報、香港文匯報、有線電視、香港電台等23家傳媒機構主辦,52間機構協辦,自1998年推出至今已成功舉辦了26屆,已成為市民與政府溝通的重要互動平台。市民每年通過郵寄、傳真、網站投票等方式參與評選,選出他們認為最具影響力和最關心的「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參與評議政府施政。政府通過每年的評選結果,能夠了解社情民意,掌握市民的關注重點,使得施政更加貼近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