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殼並非無敵 螃蟹都識痛

●螃蟹的神經系統示意圖。 網上圖片
●螃蟹的神經系統示意圖。 網上圖片

  哥德堡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證明,疼痛刺激會發送到濱蟹的大腦,為甲殼類動物的疼痛提供了更多證據。通過腦電圖測量顯示,在機械或化學刺激期間,甲殼類動物大腦中有明顯的神經反應。

  研究發現,螃蟹的軟組織中存在疼痛受體。當將一種潛在的疼痛化學物質(如醋)應用於螃蟹的軟結構時,記錄到大腦活動的增加。同樣,當對螃蟹的身體部位施加外部壓力時,也觀察到大腦活動的增加,表明濱蟹必須從這些身體部位向大腦發出某種形式的疼痛信號。

  所有動物都需要某種疼痛系統來避免危險。研究人員認為,由於甲殼類動物的結構相似,牠們的神經系統也相似,因此可以假設蝦、小龍蝦和龍蝦也能向大腦發送有關疼痛刺激的信號,大腦會處理這些信息。

  此前英國科學家的實驗已揭示,螃蟹在受到電擊後會躲避,且在受傷後會表現出類似人類處理傷口的行為,如用未受傷的鉗子敲打受傷部位。這些行為表明螃蟹具有疼痛感知能力和一定的學習記憶能力。

  此外,研究表明螃蟹不僅能感覺到疼痛,還能記住疼痛。例如,經歷過電擊的寄生蟹更不願意離開牠們的貝殼,表明牠們能夠評估感到的疼痛水平。此外,曾被打敗的寄生蟹會更快向新主人讓出牠們的家,說明牠們記住了曾經的傷害。

  綜上所述,多項研究均表明螃蟹具有處理疼痛的能力,並且能夠對疼痛刺激做出反應。這些發現對於我們理解無脊椎動物的疼痛感知,以及如何更人道地對待這些生物具有重要意義。

  ●文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