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市級綜合平台統一管理服務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廣州此次出台的《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條例》,全面調動廣州政府資源,除了空管委、工信、交通、規劃、公安、氣象等部門,其他政府職能部門也幾乎全員納入分工,推動低空經濟發展力度非常大。
安全是低空經濟發展的首要前提,「看得見、摸得着、管得住」是低空飛行的關鍵。此前,業界對於統一的管控和服務憑條的建設,呼聲很高。廣州此次《條例》明確,組織建設市級低空飛行綜合管理服務平台,並與省級低空飛行綜合管理服務平台互聯互通。該平台涵蓋七大功能,包括收集及分析飛行活動、公布基礎設施運行情況信息、低空應急救援報告處置、制定飛行運營平台的接入標準等。
對於該平台,《條例》還明確,廣州市各機關、企業、行業組織等建設運行的低空飛行運營平台,應當符合標準要求並接入市級低空飛行綜合管理服務平台,確保接入平台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及時性。
帶動低空空管系統建設
廣東此次在《條例》明確低空飛行活動的管理流程,且有一定的靈活性。其中,符合國家有關低空飛行申請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向市級低空飛行綜合管理服務平台提出申請;在適飛空域開展低空飛行活動依法無需提出申請的,只需要在該平台報備實名登記即可。
從全國層面看,低空經濟發展正在帶動各地低空空管系統建設。中信建投證券21日發布報道稱,2024年南京市、無錫市、蘇州市陸續組建市級低空飛行服務中心。2024年8月初,深圳市正式啟用本市低空運行管理中心。廣州此次也提出要組建低空飛行綜合管理服務平台。
低空經濟對空管技術提出新要求。傳統高空空管是一套以固定航路為基礎的管理體系,但固定航路難以適應低空飛行器規模化運營。像地面交通活動一樣,低空飛行器需要根據擁堵以及突發情況,變換飛行航路。這意味着,監管方需要引入新技術,解決航路規劃問題。業內預測,2027年低空空管市場規模達200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