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別人的藤條

  香橙老師

  認識一位擔任訓輔主任的朋友,閒談中他提到同事對訓輔組的不滿:「學生鬧事,交給訓輔主任,結果過幾天又回到老樣子,學生一點也不怕。」朋友提到部分求助老師,期望訓輔主任代為對學生「高壓管理」,訓輔組就像別人手上的藤條,按別人的期望「鞭打」學生。朋友指,有些教師找訓輔主任的目的,只是想停止學生的行為問題,而不是想協助學生解決行為問題。他們只想訓輔主任現身學生面前,讓學生懼怕得不敢再頑皮。有些求助人拿訓輔組作為「藤條」,一句「你幫我鬧吓佢」希望能震懾學生,此等都在扭曲訓輔工作的職能。當學生聽到一句「訓輔組跟進」,就只想起高壓無理且不近人情的懲罰。再者,倘若學生對訓輔組心生怨恨,訓輔組又怎能順利支援學生的成長需要?朋友問得真好!

  朋友續說,訓輔工作是一段深耕細作的過程,要做得到位,得花時間跟學生建立信任,才能防患於未然。這跟部分同工期望的「快狠準」式的「嚴肅處理」,存有根本矛盾。如果大家不斷對外宣揚「訓輔組是藤條」,學生聽見「訓輔組」只會避之則吉,遑論建立信任。

  朋友指出,訓輔主任能運用資源支援同工的教學需要,但就不能代替同工進行班級經營。他續說,如果學生的行為問題是源於師生關係欠佳,或是課室常規混亂,那還是先請繫鈴人去解鈴,針對問題的核心解決問題。訓輔主任不是魔術師,更不是藤條,他們不是想要學生懼怕。當訓輔組開展了協助學生改進行為的計劃後,最需要的是求助人的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