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經濟韌性強 推動融合分享發展紅利
郭靈 資深傳媒人
農曆新年前夕,國家經濟傳來好消息,國家統計局公布,2024年全年GDP經初步核算比上年增長5%,達到預計目標,同時各項主要經濟數據均呈現出向好趨勢,不但顯示出中國經濟韌性很強,且疫後復甦勢頭良好,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處於領先地位。筆者認為,在面對國際地緣政治升溫及西方加強貿易壁壘的大環境下,香港要積極推動與內地融合發展步伐,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搭上發展的快車,才能分享國家發展的紅利,幫助本地經濟產業升級轉型。
據國家統計局透露,2024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30萬億元,同比增長5%,其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2%,餐飲收入增長17.4%,旅遊收入同比增長近15%;而帶動經濟增長的三頭馬車均錄得穩定增長,其中進出口貿易額增長了5%,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2%。各項經濟數據都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及活力,特別是在西方國家有意打壓中國發展,外部壓力增大的環境下,中國經濟表現仍呈現出穩中向好勢態,成績實屬不易。
其實,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已經顯示出,去年中央提出的提振經濟政策已經發揮應有的作用,並且惠及到內地民眾和企業,這導致日常生產與消費意慾都出現穩健回升趨勢。若今年中央進一步推動擴大內需,提振內部消費,將更有利香港吸引更多內地旅客訪港,促進旅遊經濟復甦的同時,帶動關聯行業一同復甦。
事實上,怎樣協助香港經濟和產業升級轉型,如何提升香港核心競爭力,一直都是中央非常關心的課題,並一直在政策上給予香港便利,為港預留「好籌」。因此特區政府應更進一步積極有為地推動與大灣區聯動的融合發展,借助推進北部都會區發展的機會,深化與深圳以至大灣區各城市的融合發展,抓住大灣區發展機遇的同時,將發展紅利擴散至其他本地行業,並通過促進新質生產力及新興產業發展來鞏固並提升香港的核心競爭力,為國家未來發展貢獻出香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