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倡預留兩萬伙簡約屋過渡屋 安置被取締劏房戶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洪澤楷)取締劣質劏房一直是特區政府房屋政策的重中之重,去年12月政府就「簡樸房」規管制度展開為期兩個月諮詢,下月10日結束。有團體昨日舉行「取代劏房民間諮詢會」,建議預留不少於兩萬個簡約公屋及過渡性房屋單位安置劏房被取締的住戶,並倡議引用現時應課差餉租值的150%制定起始租金。有立法會議員擔心,有業主或將改裝為「簡樸房」的裝修費轉嫁予住戶,令租金上升,建議特區政府透過關愛基金設立津貼。
荃灣舊區租客行動成員陳偉雄表示,自從政府宣布將推出簡樸房政策後,有業主以改裝劏房、增設消防設施等為由,大幅增加租戶租金超過一成,違反租務條例的規定。在加租後,居住環境亦沒有明顯改善。他認為,假若政府沒有規管簡樸房立法後的第一份租約,相信租金將繼續上升。
建議以應課差餉租值150%制定起始租金
劏房支援連線建議預留不少於兩萬個、遍布各區的簡約公屋及過渡性房屋單位作安置用途,並善用各區樓齡40年或以上的空置公屋單位或空置校舍,為部分未有簡約公屋及過渡性房屋供應的地區提供安置。連線又認為取締劣質劏房會導致整體劏房供應減少,相信短期內劏房租金會上調,建議政府引用現時應課差餉租值的150%作為參考,制定起始租金。
觀塘劏房居民關注組代表表示,有租戶因擔心被趕走而不敢舉報業主未有登記劣質劏房,政府應在加強政策執法的同時,輔以相應的原區安置計劃,令租戶有信心舉報業主,並希望政府或立法會舉行更多公聽會,聽取更多來自民間的心聲。
立法會社福界議員狄志遠表示,取締劣質劏房的同時,也應該重視受影響住戶的安置問題,建議政府就安置設定時間表,並透過關愛基金成立簡樸房房屋津貼計劃,為處於過渡期的家庭提供津貼,維持恰當的居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