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內地GDP增5% 總量首破130萬億

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349084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增長5.0%;從體量規模上看,134.9萬億元大致相當於4.1個德國,4.5個日本,4.9個印度。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在當日發布會上表示,中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130萬億元,經濟總量規模穩居全球第二位。2024年的經濟增量相當一個中等國家一年的經濟體量。從全球看,5%的經濟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也繼續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大公報記者 朱燁北京報道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支撐條件不變
康義指出,2024年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
記者注意到,當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全年服務業增加值、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以及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超5.0%,分別比上年增長5.8%、5.0%、5.0%和5.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91414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492087億元,增長5.3%;第三產業增加值765583億元,增長5.0%。
此外,2024年工業生產增勢較好,其中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長較快。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工業機器人產品產量增長明顯。2024年,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首次站上了1.4萬億斤的新台階;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成效明顯,貨物進出口總額達到43.8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總量基本每1-2年就突破一個10萬億元的關口。十多年間,實現了從50多萬億元到130多萬億元的歷史性躍升,綜合國力在顯著增強。
貨貿世界第一 服貿世界第二
康義提到,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雄厚的經濟基礎、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和完整的產業體系始終是中國應對風險挑戰的最大底氣。2024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分別達到48.8萬億元和51.4萬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貨物貿易、外匯儲備、製造業規模均居世界第一,服務貿易、國內消費市場的規模居世界第二。
談及中國對世界繁榮發展作出的貢獻,康義表示,這些年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貢獻率基本在30%左右,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源。2024年貨物進口規模達到了2.6萬億美元,中國大市場為各國開放合作提供了新的機遇。
上季經濟回升 奠基今年向好發展
康義對中國2025年的經濟發展充滿信心,因為2024年四季度經濟回升,同比增長5.4%,「市場活躍度和預期持續提振,推動經濟持續向好的積極因素不斷累積增多,這些為2025年經濟向好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儘管外部環境變化帶來不利影響可能加深,但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勢也沒有變,有利條件強於不利因素,發展「時」和「勢」依然佔優。隨着積極因素累積增多、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不斷壯大、一攬子政策效果不斷顯現、相關改革舉措穩步落地,中國經濟持續向好有基礎、有動能、有支撐、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