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會建言完善香港營商環境

香港文匯報記者 萬霜靈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萬霜靈 攝

  新加坡商會:港是星企亞太絕佳跳板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莊程敏)新加坡商會(香港)主席(替任)傅光燊昨日出席中總論壇時指出,在過去幾年中,香港的新加坡企業數量一直保持穩定增長。而新加坡副總理兼貿工部部長顏金勇本周率領一個由新加坡商業聯合會及其他代表組成的大型代表團訪問香港,顯示出對香港的興趣依然濃厚,相信這種積極的情緒將會持續下去。

  星港不是競爭者是合作者

  他強調,香港與新加坡彼此其實不是競爭者,雙方之間有着許多合作及發展機會,當兩地合作得好時,將會成為整個區域的發展引擎,香港仍然是新加坡企業在這一地區開展業務的絕佳跳板。

  傅光燊認為,新加坡在香港的存在相當顯著,特別是以香港為基地的企業越來越多,而這也是新加坡國際學校在香港設立的原因之一。香港是新加坡人在境外居住最多的城市之一,這主要歸功於香港吸引的生活方式和廣闊的商業機會。

  他續指,許多海外企業,特別是內地企業希望接近香港的市場,這將助力香港繼續吸引國際企業的目光。

  他舉例指,食品業方面,某些品牌在新加坡和香港都受到廣泛歡迎,這些公司若來自新加坡或在新加坡註冊,將會在香港及中國內地的開放市場中持續引起眾多公司的興趣。

  歐洲商務協會:重塑香港品牌最急迫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莊程敏)香港歐洲商務協會主席亞瑪特昨日出席中總論壇時指出,去年年底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成員對香港今年經濟復甦持樂觀態度。雖然復甦速度未達預期,但該會觀察到特區政府正採取措施加速進程,還需要公共及私營部門共同努力,以加快經濟回暖。

  加強服務業及學校英語能力

  他認為,目前香港最應該做的是投資於「重新塑造」(Rebranding)香港的品牌,香港在國際上的形象仍然不夠強大,以及加強培訓在服務業和學校中廣泛使用英語,令其熟練程度提升至與新加坡等其他城市相若,成為國際企業落戶的目標城市。

  亞瑪特續指,香港應該確保繼續保持其金融中心和服務中心的地位,建立相應的平台和政策,以吸引那些新興產業,並利用中國及周邊國家和地區之間的貿易,吸引來自其他地區的公司。他留意到中國先進製造技術的快速發展,當製造業達到一定複雜程度並開始進行產品創新時,往往會自主地向價值鏈上游發展,進而進入下一個階段,即在全球範圍內推廣和銷售這些品牌。在科技及電動車領域,已經見證中國企業具有相當競爭力,相信未來在其他行業也能看到類似的趨勢。

  建議引導中國資本投資歐洲

  另外,他又指留意到資本的流動發生了變化,從東方流向西方,再從西方流回東方。他認為,需要重新思考中國累積的巨額財富在香港資本市場的運用,或許可以透過管道對歐洲等其他地區進行投資,以促進本地的工作和就業,從而建立和維護市場,並推動全球創新在此實現。

  加商會:港是世界公認超級連接器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莊程敏)香港加拿大商會主席譚建中昨日出席中總論壇時指出,香港有多項獨有優勢,雖然近年外界對香港的信心下滑,但相信重整信心後,對香港前景仍然很樂觀。

  他表示:「香港一直是國際間的橋樑,是世界公認的超級連接器,也是全球的金融中心,擔當着東方與西方之間的門戶角色。這座橋樑之所以穩固,是因為香港本身的堅實經濟基礎以及強大的工業和基礎設施,包括卓越的交通運輸和國際機場。」

  加強港數據流通自由推廣

  他續指,香港在金融領域一直保持着強大的優勢。香港有着非常成熟的銀行體系,超過140家銀行在此進行股權及債務融資,並且創業型企業也是受益者之一。工業製造方面,隨着製造業向中國的轉移,建立工廠旨在協助中國發展,香港在這方面充當重要的橋樑,香港工商界因與全球市場的連結而得以快速增長。中國市場規模龐大,而香港則為全球投資者提供通往中國市場的橋樑,幫助內地企業通過香港走向世界。教育領域方面,香港擁有八所大學,其中五所名列世界百強大學,這吸引了大量人才,也促進了工業的發展。

  他建議,政府應加強推廣香港的實力,包括其自由流通數據、穩健的金融體系和資金籌集能力等,他對香港的未來仍然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