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美關稅影響中國經濟增速料輕微

●余永定稱,中國繼續通過刺激需求增長,完全有能力克服貿易摩擦帶來的影響。 記者萬霜靈  攝
●余永定稱,中國繼續通過刺激需求增長,完全有能力克服貿易摩擦帶來的影響。 記者萬霜靈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蔡競文) 美國或對全球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昨日出席「中總論壇2025」時指出,若美國對華商品實施60%的關稅政策,的確會對中國經濟增速有一定影響,他表示,對特朗普上任後的政策「有些擔心,但不是特別多」,相信加徵關稅對中國經濟增速影響不會超過1個百分點。

  他分析,若徵收60%的關稅,中國出口企業會通過降低成本等方式降低產品的出口價格,以抵消關稅的影響,在極端情況下中國產品在美國的售價甚至可能不變,即關稅滲透率為「0」;不過,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需求彈性較高,若中國商品價格上升,會導致消費量明顯減少,兩者共同作用下,中國對美出口收入勢必會減少。

  「雙循環」戰略助減貿易順差壓力

  但經過多年的發展和調整,中國的貿易順差佔GDP比重已減少至2%左右,尤其中央進一步推動「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戰略調整,更多依賴內部需求,減輕了貿易順差的壓力。余永定強調,中國繼續通過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刺激內地需求增長,完全有能力克服貿易摩擦帶來的影響,努力實現全年經濟增長5%的目標。

  中總會長蔡冠深在同一場合致歡迎辭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的重大發展戰略,香港作為區內核心發展引擎之一,工商界可以發揮關鍵作用,擔當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扮演好「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協助內地和國際規則標準、體系制度的接軌。

  蔡冠深冀建灣區超級品牌產業集群

  他認為,香港和內地工商界可以攜手打造大灣區國際級品牌中心,形成超級品牌產業集群,並加強大灣區跨境電商合作,落實產品統一認證和監測標準,落實灣區產業鏈和供應鏈創新管理,並逐步輻射至周邊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