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銀髮經濟 滿足養老需求

  李世榮 立法會議員 新界社團聯會副會長

  「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近日召開首場會議,為香港的銀髮經濟增添新動力。隨着全球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銀髮經濟逐漸成為各地經濟發展的焦點。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正面對人口結構老化的挑戰。然而,有危自有機,銀髮經濟不僅是社會問題的應對之道,更是一個潛力無窮的經濟機遇,是香港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的重要契機。從完善退休保障體系到促進長者就業,從推動養老服務多元化到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只要政府與社會各界攜手合作,香港的銀髮經濟之路必將越走越寬。

  銀髮經濟是指圍繞老年人群體的消費需求及服務需求所帶來的經濟活動。隨着人類壽命延長及出生率下降,老年人口佔比持續上升,銀髮經濟逐漸成為新興經濟增長點。內地近年大力推動銀髮經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發展銀髮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提出26項舉措,目標是推動銀髮經濟規模化、標準化,為老年人提供更高品質的服務模式。香港應積極響應,探索銀髮經濟發展的可行模式。

  近年來,香港在發展銀髮經濟方面已經有了一些積極的嘗試。最為人熟知的例子包括年金計劃及安老按揭計劃(逆按揭)。這些措施為長者提供了額外的經濟支持,讓他們更好應對退休後的生活需求。此外,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於去年成立「銀髮經濟顧問小組」,邀請來自商界及社福界的專家共同研究香港銀髮市場的需求,並提出相關產業的發展建議,為香港銀髮經濟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隨着「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的成立,香港正邁向一個更加聚焦老年人口需求、釋放銀髮市場潛力的未來。

  銀髮經濟不僅是解決長者生活質素問題的關鍵,亦可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例如,旅遊業是銀髮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內地媒體報道,2022年內地銀髮旅遊市場為旅遊業帶來16,726億元人民幣的經濟收益,較前年同期增長18%。長者旅遊市場的強勁增長,顯示出銀髮群體在追求生活品質方面的巨大潛力。

  吸引「初老」持續參與社會建設

  然而,香港目前的退休保障制度仍面對不少挑戰。強積金制度自2000年起實施,但現時65至80歲的長者多數缺乏足夠的強積金儲備,未必能支持他們的退休生活開支。此外,勞動人口結構性短缺亦是一個重要問題。如何吸引年長人士,尤其是「初老」重返職場,並保障他們的勞動權益,是特區政府需要積極探索的方向。另一方面,發展多元化的養老服務亦是銀髮經濟的重要方向。

  現時許多香港長者選擇到內地置業安老,這為港企進一步拓展高質量安老服務提供了機遇。香港企業可利用自身在服務及管理方面的優勢,結合大灣區的政策支持,打造特色安老服務品牌,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試行香港先進的安老理念及模式,提供包括醫療護理、生活支援及文化娛樂在內的一站式服務。同時,通過兩地合作,促進安老服務的創新發展,將香港的服務輸出至更大的市場。此外,特區政府亦可考慮提供政策支持,如稅務優惠或資金補助,吸引更多企業投入銀髮經濟相關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