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未來技能指數 港列亞洲第五


「學術準備」指標居亞洲榜首 反映高教體系擅回應未來所需
全球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隨着人工智能(AI)、數碼科技等漸融入人類生活,裝備學生掌握應對未來發展所需技能,是重點關注。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昨日發表首份世界未來技能指數,根據四大指標評估全球高等教育體系對就業市場變化的適應能力。香港整體排名亞洲第五,被歸類為「先驅者」的全球領先組別。在「學術準備」的分項指標,香港更以98.6高分位居亞洲第一,顯示香港高教體系擅長回應未來所需,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學習和技能發展。 ●香港文匯報記者 鍾健文
QS世界未來技能指數2025分析全球81個國家或地區,從技能匹配、學術準備、未來工作、經濟轉型四個指標,評估各地高等教育體系如何與行業和僱主需求配合,其人才培育能否提供未來產業所需技能,當地就業市場對各項受追捧未來技能的準備度,及其經濟回應未來以技能為主導的產業增長情況。
以全球計,美國、英國及德國在是次指數位列三甲,亞洲前列則依次為新加坡、韓國、中國內地、日本及香港,均被歸入「先驅者」組別。
按分項計,香港在學術準備指標表現最出色,得98.6分,較全球平均高25個百分點,高踞亞洲第一、世界第五。QS表示,世界未來技能指數將香港高等教育系統辨識為世界最佳之一,其為學生提供在綠色、數碼和人工智能等領域蓬勃發展所需的技能,顯示香港的教育體系擅長在與未來勞動力最相關的領域提供高質量的學習和技能發展,更形容「在這方面,沒有其他亞洲地區能夠超越。」
在其他分項方面,香港於經濟轉型指標亦表現不俗。QS形容,這反映了香港經濟快速增長和對人工智能、數碼轉型和綠色科技等新興行業的良好準備,但同時也面臨着重大挑戰和轉變,特別是此前香港經濟主要受金融、貿易和旅遊業推動,但其後的社會動盪和疫情,令經濟發展面臨風險。
QS認為,香港於未來工作的指標只獲69.5分表現最弱,很大程度由於就業市場過度依賴金融和貿易,而人工智能、數碼和綠色科技等新興行業發展尚未完善,就業機會明顯較少。不過QS留意到,近年香港已積極在創新、科技和綠色金融領域進行戰略性投資,加上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可望成為讓香港與鄰近城市協同發展、促進創新和增長的關鍵。
同時,香港正採取策略,包括推出新型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等,以提升勞動力技能滿足新的經濟需求,包括新型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又透過創科創投基金和InnoHK平台促進大學與產業的合作,推動科創研發。
須擴展高增長行業職業機會
QS戰略與分析副總裁Matteo Quacquarelli表示,香港已於綠色金融等方面做出重要工作,但若要充分利用高等教育有效培育未來技能的優勢,仍須在其他領域進一步推動經濟多元化。他強調,促進創新,在高增長行業擴展職業機會,加強產學合作,並持續投資勞動力發展,對推動可持續經濟增長和韌性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