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GDP增幅符預期 港股A股齊升

●恒指昨日收報19,584點,上升61點,升幅為0.31%,全日成交金額為1,222.72億港元。 中新社
●恒指昨日收報19,584點,上升61點,升幅為0.31%,全日成交金額為1,222.72億港元。 中新社

  分析:美國關稅陰霾籠罩 大市短線或趨淡靜

  2024年內地GDP同比增長5%,符合預設的目標,A股及港股皆上升。瑞穗銀行首席亞洲匯率策略師張建泰表示,內地第三季末推出一系列刺激經濟措施,推動第四季GDP增長率超出預期,去年12月數據及第四季GDP都令人鼓舞。美國關稅威脅的陰霾仍未消散,有分析師指出,在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的初期,港股市場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預料市況將趨於淡靜。 ●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紹基

  恒指昨日升61點,收報19,584點,成交1,223億元。A股滬綜指全日升5點,收報3,241點;深成指報10,161點,升60點;創指報2,067點,升15點。

  內地促消費提振工業生產

  張建泰續說,隨着內地政策重點轉向支持消費,去年12月份零售額按年增3.7%,好過預期的3.6%。具體來看,家電銷售領漲主要受「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同時,關稅實施前的出口驅動型生產可能提振工業生產,令工業生產在上月增6.2%,大幅優於預期的5.4%。不過房地產市場仍低迷,固定資產投資12月的年增率為3.2%,低於預期的3.3%。

  澳新銀行亦指出,內地GDP符預期,央行有條件立即推出放鬆政策以應對可能出現的關稅衝擊,包括在農曆年前降準,但減息相信會延後。此外,該行指去年12月內地房地產市場持續穩定,一、二手樓價格跌幅及住宅物業銷售已見放緩,各線城市的降幅均見縮小。

  港股短線目標先看二萬點

  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伍禮賢表示,內地經濟數據較預期好,對下周港股會較正面,雖然下周特朗普正式上任令市場不明朗,但他認為市場情緒稍後有機會漸漸好轉,加上農曆年前內地有機會推出支持經濟貨幣政策,相信港股短線仍向好,暫時目標先看二萬點。

  凱敏證券高級分析師張穎群指,特朗普上任前後,市場緊抱觀望態度,令市況淡靜。投資者目前最為關注的仍是他上任後推出的關稅政策,以及新政府班底的對華取態,尤其是部門高級官員對華的強硬言論,都可能影響投資港股的氣氛。他建議在未有任何措施出台前,投資者應避免過分進取。而事實上,港股下周已接近月底的春節長假,預計投資者已逐步結算,加劇了股市淡靜的態勢。

  中芯升9.6% 成交額續居首

  港股方面,恒指連升第四日,累升709點,全周計升519點。科指昨日升1.4%,收報4,479點,國指升10點報7,108點。本周焦點股中芯(0981)升9.6%,是升幅最大藍籌,成交額繼續排榜首,全日達93億元。該股一周以來累升22%,表現令人驚喜,帶動華虹(1347)及晶門(2878)跟隨升約5%。

  ATMJ走勢則個別發展,京東(9618)追落後,全日升4.7%,阿里巴巴(9988)升0.4%,騰訊(0700)則跌0.7%,美團(3690)微升0.1%。個股方面,利福(2136)私有化價上調,但表明不會再提高,該股復牌大跌14.3%,收報0.84元。

  經濟師對內地宏觀政策最新預測

  國聯股份衛多多產業大數據研究中心總經理 彭博:

  ●預計內地今年依然將出台較多穩經濟政策,一方面托底房地產,包括收購存量地產等措施預計將推出;另一方面通過財政和貨幣政策提升貨幣流速,促使經濟從通縮格局中走出。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 王青:

  ●內地2025年赤字率預料會上調到4.0%,新增專項債和超長期特別國債額度都會擴大,央行降息幅度有可能達到50個基點,今年存量房貸利率也會繼續下調。

  望正資本全球宏觀對沖基金董事長 劉陳杰:

  ●相信政策在2025年可能持續發力,特別是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房地產市場也可能會略微好轉,更多消費支持政策等提振內需政策也將陸續出台。

  保銀資本管理公司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 張智威:

  ●去年9月政策立場的轉變幫助經濟在四季度企穩,但還需要大規模、持續的政策刺激來提振經濟勢頭並維持復甦。要想遏制上升的失業率,財政政策立場需要變得更加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