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七成受訪工人指暑熱環境最危 屬工作安全最大隱患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僖)香港去年工業意外頻發,勞聯職業安全健康推廣委員會昨日公布一項調查發現,有16%受訪者曾遇到工傷,其中52.9%認為僱主有疏忽責任,更有不少受訪者指曾被公司勸阻不要報案。勞聯職安委提出一系列工業安全建議,如更廣泛推廣「安全智慧工地」計劃,包括:透過智能監測系統及穿戴設備來即時監察工友安全情況;增加安全督導員崗位;加強安全督導員的培訓,等等。
勞聯倡推廣智慧工地
勞聯職安委於去年9月成功訪問了310名建造業工人,多達72.6%受訪建造業工人認為暑熱環境是工作安全的大隱患,其次分別為燒焊工程(44.2%)及高空工作(28.7%)。
勞聯職安委解釋,建造業工人大多在戶外工作,酷熱環境容易導致他們出現熱衰竭和中暑等疾病;燒焊工序涉及電力和易燃、易爆氣體,在操作和環境問題上都可能對工人造成嚴重傷害,而高空工作更是工業意外中死亡率最高的工種之一,個人防護裝備的配備及使用和工作環境的安全性均影響工人在工作期間的安全。
在解決安全問題方面,48.7%受訪者認為應早在設計建築物時加入有助施工安全的設計,因為許多意外都是由於施工環境限制了安全設施的使用,導致工人無法使用合適的工作設備而出現。有24.5%受訪者則認為增加安全人員監察是一種有效方法。
在工傷經歷方面,調查發現,有51名受訪者曾遭遇過工傷,其中9人指被公司勸阻不要報案,僅協商解決。勞聯職安委認為,這揭示了業界存在以隱瞞工傷、私下處理工業意外的手法,最終需要工人自行向勞工處呈報工傷,導致與僱主發生糾紛。另外,有3名遭遇過工傷的工人指在受傷期間並無獲僱主支付的病假津貼,直到勞工處發出評估證明書後才得到補償。
根據曾遭遇過工傷的受訪者反映,僱主有疏忽責任的範疇包括工作環境風險、施工方案缺失和安全監管不足。勞聯主席、立法會議員林振昇提醒業界,在工業意外發生後,僱主要依法呈報工傷及依時支付款項,以保障工人在工傷康復期有足夠的經濟保險,專心處理傷勢,爭取盡早康復返回工作崗位。僱主亦應定期檢視高風險工作的作業流程,例如對工作場所進行安全檢查,確保所有設備和工具都符合安全標準,令工業意外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