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集/環球債市劇震 人民幣債成避風港\大衛

特朗普2.0時代快到來,關稅貿易大戰一觸即發,加劇通脹及債務風險,美、歐、英、日等主權債被大舉拋售,其中英國長債息升至1998年以來最高,債市恐慌程度20多年未見。不過,經濟企穩向好、堅持擴大開放及通脹保持溫和的中國,人民幣債券市場則成為資金避風港,持續受到市場追捧。
踏入2025年以來,環球市場波動性加大,主要是即將上台的特朗普揚言要霸佔格陵蘭、巴拿馬運河及加拿大,暴露其擴張野心,地緣政局緊張升級,特朗普動輒揮動關稅大棒,全球政經局勢更混亂,美股美債市難有運行。
美歐日債遭拋售 憂通脹加劇
當前市場避險情緒高,按理有利債券市場,吸引資金流入,但實際情況剛相反,全球主權債正被大舉拋售,相信是市場憂慮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加劇全球通脹及債市風險,美國自吃苦果之餘,經濟脆弱的歐洲、英國、日本等國也將受重創。美、法、日10年期國債息升至十多年來高位,債價跌勢加劇。反映環球主權債表現的債券指數過去一年急跌3%,五年累跌16%,可見在利率持續高企下,全球債務風險急升,資金大舉從債市出逃。
環球債市最壞情況可能還在後頭。首先,美國財政部上周拍賣1100多億美元債券的結果令人失望,其中390億美元的10年期國債中標息率4.68厘,為2007年來最高,看來美債沽壓力未止。其次,歐洲通脹升溫,加劇歐債沽壓。歐元區12月核心通脹初值為2.8%,高於之前2.7%,制約歐洲央行減息,拖累歐債表現。
英爆債券風暴 債息26年最高
第三,英國經濟受困於通脹及財赤,英鎊資產遭遇20多年來最大沽壓,其中英國30年期國債息一度升上5.46厘,為1998年以來最高,導致融資成本大增。英國這場債券風暴,恐致資產價格大瀉,繼而引發金融危機,隨時火燒連環船,衝擊美歐市場。
美歐英日債市風高浪急,中國債市則受惠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經濟企穩向好、堅持擴大開放及通脹保持溫和等因素,呈現逆勢上升。標普中國政府債券指數過去一年回報為8%,五年累積回報27%,表現一枝獨秀,成為資金避風港。東亞銀行預期今年中國可實現4.8%至5%經濟增長,消費及投資成為主要增長動力。因此人民幣資產吸引力有增無減,成為全球投資寵兒。
今年環球政經變數多,人民幣債券將繼續成為資金避險理想之選。